分享更多
字体:

打造西海岸蓝色经济新引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10:57 来源: 中国网

  摘要:在蓝色经济战略的指引下,董家口港区按照第四代港口的先进理念,把建设现代物流交易港和蓝色港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西海岸蓝色经济的动力引擎。作为国家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一个时期将适应国际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第四代物流交易大港的建设步伐,带动山东半岛港口群的有效整合,形成半岛港口群的整体优势,在全国港口竞争中赢得先机,建成与周边港口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并进的青岛南部新港城,最终实现以青岛为龙头尽快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的重要使命。

  随着今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开发的青岛西南翼的董家口港区,成为我市西海岸区域最具备承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先行示范区的载体和平台。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建设一个崭新的世界一流第四代深水大港,打造西海岸蓝色经济新引擎,成为青岛港口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率先突破,推进南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世界港口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青岛港口提出迫切要求

  青岛是一座因港而生、因港而兴的城市。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口各项生产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港口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5亿吨、2.57亿吨和 1201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国第五位、第三位和第五位,成为世界前十位的大港。但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百年之城的青岛港口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船舶大型化趋势对青岛港口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为适应航线、主枢纽港及进出口贸易等各方面需求,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船舶大型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航运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世界各大航运商积极开展对超大型船舶的研究和制造,纷纷加快了运输船舶的大型化进程。超大型船舶的顺利靠泊已成为决定一个港口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全球港口提出了新的挑战。港口作为运输服务企业,只有紧扣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建设深水泊位是青岛港口顺应国内外运输需求的必然选择,但青岛港口百年发展依托的胶州湾已很难适应国际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虽经多次挖潜改造,但目前最大仅能够靠泊30万吨级船舶,仍达不到40万吨级船舶的通航条件,并且湾内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集聚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这对青岛港口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岛南翼的董家口港区是目前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单体港区,具备充足的陆域堆存空间,经济腹地辐射七省三区,规划的112个泊位,均为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特别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石和原油码头,能够迅速带动整个青岛港口升级换代,推进青岛港口向深水化迈进,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对青岛港区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从青岛城市发展趋势看,由于历次城市发展战略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胶州湾,沿湾周边聚集的经济量越来越大,过去的部分县域经济地带也迅速向湾边靠拢,成为实际上的城区经济带,整个青岛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截至2010年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仅约282平方公里,在国内所有城市中建成区排名第27位。因此,实施港口重心战略转移,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成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加快推进青岛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城市的内在要求。将原来以工业为主的胶州湾岸线,调整为生态岸线、旅游岸线、生活岸线,拓展港口与城市新的发展空间提到了青岛发展的日程上。从青岛产业发展趋势看,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需对老城区上百家传统产业进行调整迁移,环湾工业带布局将重新调整优化。其中大部分化工、钢铁等涉及大宗货物进出的产业调整到青岛南部——六大重点工业功能区之一的董家口区域。新的布局不是简单地搬迁转移,而是依托新的发展平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对照国际上先进港口城市成功发展理念和做法,青岛港口发展要抓紧转变发展方式,及时调整港区功能结构,老港区逐步“退港进市”,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前湾港区矿石煤炭装卸逐步迁往董家口港区,限制发展油品化工产业。因此,无论从青岛城市发展还是产业发展现实看,董家口港区无疑是青岛的绝对资源优势,是未来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产业转移升级的最大平台。

  国内外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青岛港口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延伸服务功能、提升产业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先进港口发展航运服务业的主要趋势。相比之下,受传统港口长期“一装一卸”运输模式的影响,青岛港口发展仍局限于“吞吐量为王”传统理念,大宗物资简单过境虽然为码头企业带来了吞吐量及作业收益,但对城市GDP贡献甚微。由于现代航运产业链尚未形成,出现了航运业相对较弱的发展局面,与港口吞吐量3亿吨相比,青岛航运服务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环境上都与先进港口差距较大,发展层次低,船舶注册、船舶代理等低端服务业比较多,航运金融、保险、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比较少。在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青岛的全球排名仅为四十七位,在亚洲排名为三十一位,不仅远远落后于东京、釜山等东亚主要港口城市,甚至与天津、大连、宁波等国内港口城市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新开发建设的董家口港区相比我市那些成熟的老港区更容易实现转型,其从零开始的后发优势能够与世界先进港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是在短期内实现反超甚至引领世界港口潮流的一次绝好机会。

  国内外港口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对青岛港口提出了新要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必须始终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是青岛港口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切实加强胶州湾水域及近海岸线保护”的议案,针对议案,市委、市政府组织国内权威部门编制《胶州湾内航运资源保护利用方案》,明确指出:为保护胶州湾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胶州湾的保护力度,对现已开发、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项目,采取市场机制结合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辅以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与调整—发建设董家口港区,可将胶州湾内污染较严重的矿石、煤炭和液体化工等货种迁移到董家口,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及新技术的利用,有效控制污染,建成现代化绿色生态港口,实现青岛港口结构布局优化升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