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遭遇清盘浪潮 敲响公募基金警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16:37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10月28日电 题:阳光私募遭遇清盘浪潮 敲响公募基金警钟
新华社记者桑彤
如果说去年是私募基金的”发展年“的话,那么今年就是私募基金的”清盘年“。A股今年来的”漫漫熊市“令处于新生阶段的私募基金频频拉响清盘警报。仅9月份就有11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此外还有近百只产品徘徊在”清盘红线“附近。经营困境倒逼私募基金创新的同时,也对存在不少”僵尸基金“的公募基金敲响警钟。
私募遭遇清盘浪潮
在市场接连下挫中,阳光私募的业绩惨不忍睹,清盘警报频频拉响。仅今年9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1只;前9个月共有41只产品遭遇清盘。
其中,两只结构化产品——”中原理财·宏利6期“和”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则因为净值触及止损线,被强制清盘。
中原信托发布公告称,”中原理财·宏利6期“于9月26日支付完优先受益人第一年度信托计划收益后,净值低于0.8元的合同止损线,管理人中原证券基于证券市场后市不明朗,不追加保证金,信托计划提前终止。
”西安信托·长安投资6号分层式“信托合同约定,产品止损线为0.83元,9月8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8260元,低于止损线,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清盘,清盘前净值为0.8091元。
对此,融智评级研究员彭晓武表示,今年以来清盘的阳光私募中,结构化产品占比超过70%。在低迷的行情里,私募机构管理结构化产品的压力非常大,面临极高的风险。而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一般没有止损设置,清盘往往由于赎回后规模过小所致。
按照一般私募产品设计的止损线——非结构化产品累计净值0.7元、结构化产品累计净值0.85元来考量。目前已有18只非结构化产品净值低于0.7元,触及清盘红线;还有26只非结构化产品的累计净值是在0.7元-0.76元之间,随时都有清盘的危险。结构化产品中,26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0.85元,28只产品的累计净值在0.85元-0.87元之间。
也就是说,目前已经有44只产品触及了清盘红线,此外还有54只产品徘徊在清盘红线的边缘。
困境倒逼私募创新
与清盘潮同步的是阳光私募发行速度也在放慢。2007年以前,私募基金产品只有可怜的11只。借助于当时的大牛市行情,私募基金的发展迎来了雨后春笋之势。就像公募基金的规模在2007年获得了爆炸式增长之后即陷入低谷一样,私募基金在今年亦遭遇了”滑铁卢“。
海通证券私募基金分析师罗震指出,今年以来,私募新产品的发行虽然保持了相当的数量,但是增速已经明显降低,同时产品提前清算终止、基金经理离职、产品转让等新闻不断出现,这充分说明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整合阶段。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付漪也表示:”在私募产品膨胀式的发展背后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良莠不齐,今年的这波冬季行情,正好可以挤掉一些这两年发展过快带来的泡沫。“
但与公募基金拼命发行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不一样,目前私募基金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只能以信托计划等方式生存,不像公募基金能公开地发行产品,并且还有《基金法》进行规范。私募基金迎来史上最艰难的一年。
当市场遭遇发行低潮之时,或许正是私募寻求变通之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现的创新型私募产品类型主要包括风险缓冲、目标回报、定向增发、行业基金、量化套利和对冲策略等,成立的产品数量超过50只,阳光私募产品创新进入快车道。
与此同时,以平安信托为代表的信托公司借道TOT来绕开证券开户的壁垒,通过母信托套子信托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以外贸信托为代表的信托公司,则通过信托套有限合伙的方式,发行私募基金。也成为私募基金绕道信托,变相成功发行的一大模式。
清盘敲响公募基金警钟
私募基金清盘潮的出现,无疑敲响了公募基金的警钟。相对于不少私募基金出于产品规模、业绩较差等因素选择清盘而言,公募基金仍选择”死守“的方式,这使得公募基金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僵尸基金“。
目前,《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份额持有人数不满200人是衡量基金清盘的两大指标。然而回顾过往,其实公募基金低于5000万元净值的现象屡有发生,却没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产品被清盘。
”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事实上现阶段不少基金发行规模都未达最低标准,最后都由大股东帮忙购买才发行成功。同样,到基金必须清盘时,公司会自救。“
”公募基金清盘难明显不利于保护其持有人的利益。试想,当一只目前单位净值只有0.60元的基金在其刚跌至0.85元时就被清盘,持有人的损失无疑会减少。“财经评论人士曹中铭认为,但在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收取模式下,基金公司都将旗下基金当成了”现金奶牛“,只追求规模效应而漠视持有人利益的事实,表明现行的基金业体制存在不小的漏洞。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私募基金清盘的浪潮下,一些规模小、业绩不佳的私募基金选择清盘,剔除了私募基金中效率低下的产品,行业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对投资者也更为有利。而同样经市场选择后,规模过小的公募基金选择死守,反而是保留了效率低下的产品,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市场化机制的一种人为扭曲,并不利于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