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交强险“限外令”解限遥远 外企能否摆脱亏损难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08: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外资进入交强险领域的呼声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但近期再次传出“解禁”消息。面对交强险近年的亏损,外资险企虽然起码还要迈过三道门槛,但仍然表现的跃跃欲试。在中资同行看来,向外资放开交强险业务 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外资能否摆脱亏损的命运还很难预料。

   “限外令”解限依然遥远

  一般来说,车险业务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按照目前的政策条例规定,在华外资财险公司只能经营商业车险业务,而不能涉足交强险。本周有媒体报道,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有望向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敞开大门。但随后,某外资财险公司总经理透露,最近其与多家外资同行刚与监管部门进行过沟通,交强险业务“限外令”解禁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今年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情况的公告》显示,33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中资保险公司2010年度交强险业务承保亏损高达97亿元,扣除25亿元的投资收益后,行业亏损仍为72亿元。而交强险开办5年来,仅有2008年实现盈利,而且亏损情况越发严重。 而就在8月份,保监会就曾发文表示,积极研究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问题,引进吸收国外交强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交强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限外令”的解禁仍有至少三道门槛需要迈过。首先,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对交强险业务的“限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尽量避免外资引入对本土公司的冲击。虽然非车险业务盈利能力更强,但车险业务一直都是各中资财险公司冲刺规模的利器。其次,外资财险公司的规模问题也是一大考验。“如果要做大车险,网点和人员的配置就是一个问题。”上述外资财险公司人士坦言。第三,交强险“限外令”解禁需要保监会、商务部等多个部委协调研究,短期内出台难度较大。

  在华外资财险跃跃欲试

  此前,在华外资财险如要经营车险业务,就要“借船渡江”,即与中资财险公司合作车险保单,各自承保其中的商业车险与交强险。考虑到成本、利润等因素,目前多数外资财险选择摒弃车险业务,专攻企财险等非车险业务。

  但实际上,即便交强险市场处于亏损状态,对于外资财险来说,涉足交强险可以帮助其扩大市场份额。目前,整个车险业务占国内财险市场半壁以上江山,而中国车险市场又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此,不少在华外资财险开始做好入场准备,蓄势待发。一家在华外资财险高管表示,其所属的母公司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车险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与数据支持。并且公司内部已专门设立车险研究小组,为未来进入交强险做好准备。

  中资同行不看好

   不过,从短期来看,向外资放开交强险业务,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有限。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在华外资财险机构网点不足、IT支持欠缺,这些在硬件条件上的“短板”,决定了短期内外资财险的车险保费规模将有限。

  除了认为对于外资财险来说,前期的人力培训、资金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外,而国内车险承保亏损的经历,以及进入交强险可能遭遇的风险令部分业界人士不看好未来的前景。

  某中资财险公司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认为,中国车险市场是非常复杂,在一个手续费率上,外资公司能否适应都是一个问题。他表示,在全国几大保险市场中,目前只有北京、广东的交强险业务是盈利的,这不只是企业经营水平的问题,跟交强险制度的设置也有关系,例如一直讨论的交强险对于财险损失的赔偿等。

  一周大事连连看:

  保监会陈文辉:研究完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机制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24日表示,保监会正在研究建立更完善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机制。要提升寿险业资产负债的管理能力,研究适当放开权益类投资比例管理。详细>>>

  正常理赔遭拒 中国人寿称“维权过度、耍无赖”

  近日,大众网报道了滨州阳信魏女士合法、合情、合理的医疗保险理赔纠纷,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致电大众网记者,并称:“现在的消费者维权过度,很能耍无赖,喝了农药死了还找卖农药的”。中国人寿滨州阳信分公司的理赔人员则告诉魏女士:“不要再来找了,一分钱也不会再给你们”。详细>>>

  偿付能力低于100% 嘉禾人寿安华农险“嗷嗷待哺”

  上市路漫漫,股东的钱也不是随便给的,现在发次级债也有门槛,今年寿险业务也没太大起色,又有偿付能力这根监管红线,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在保监会19日发布《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后,面对新《办法》对募集次级债的几项新条件——开业超过3年,募集规模的上限由不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100%降低到50%,两年内未受到重大行政处罚,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金额不超过净资产的50%,保险集团不得募集次级债,某中小保险公司一名管理人员面对记者,无奈地说了上面那些话。详细>>>

   肉价高企背后 险企伸手中华财险冒领补贴近九千万

  2011年3月1日,有关人士向权威保险网站--世纪保网举报,中华联合能繁母猪保险造假骗取国家支农补贴,并通过制造假赔案等套取资金支付其它费用。举报人指出,个别乡镇的能繁母猪实际数量不足千头,但是中华联合保险湖南分公司的承保数量达到了8000头左右;个别县市能繁母猪实际数量约3万头,但是中华联合湖南分公司的承保数量达到了6万多头,仅湖南一县级市,中华联合即通过虚假承保手段,骗取国家政策性保险补贴200万元左右。详细>>>

  网络保险相同保额保费相差10倍 经营策略显不同

  “网上买保险,意外险低至5折”,因省去了中介费用,网络保险以其低廉的价格近年迅速走红。然而,记者发现,同样的意外险,同样的保额,不同公司的价格最高竟相差10余倍。详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