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业绩唱反调 反弹存变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12:40 来源: 新华08网

  

  □本报记者 刘兴龙

  本周以来,A股市场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沪综指周涨幅创下2010年10月底以来新高。市场回暖固然可喜,不过陆续披露的三季报却显示,非金融类公司的业绩增速已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在紧缩政策尚未转向的环境下,业绩将成为掣肘市场反弹的重要因素。

  截至28日,已有1891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报,剔除年内上市新股和金融股,1631家非金融类公司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合计1708.59亿元。从同比来 看,今年一至三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2.60%、15.54%和3.85%,呈现出逐级下行特征。而环比数据更加让人惊讶,相比于今年二季度的 1860.50亿元,三季度净利润总额环比下降了8.17%。

  财务数据显示出,通胀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逐步加深,上市公司业绩增幅已接 近停滞,原因主要在于成本和费用快速上升。统计显示,三季度财务费用和营业成本的增幅分别高达66.46%、31.81%。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年业绩预告 中,业绩预减、预亏的上市公司数量正在急剧增多,这表明经营困难的现象正在微观层面扩大。

  对于股市而言,流动性和业绩是决定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目前大盘的持续反弹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放松的预期增强,货币和财政政策微调预调成为了投资者判断”通胀见顶、紧缩见底“的信号。不过,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的趋势延续下去,将会影响到大盘反弹的力度和高度。

  首先,经过持续的震荡回调,许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判断估值底和政策底已经形成,这成为支撑近期市场反弹的主要动力。然而,市场对于A股的估值判断主要是基 于业绩的动态预测,而预测数据并没有完全反映出目前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大幅下滑的现状。近三个月,券商一致预期大幅调高的股票有37只,而大幅调低的股票多 达219只,其中不乏”中字头“大盘蓝筹股。这表明,机构对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预期逐渐趋于谨慎,由此A股估值中枢也会随之变化。

  其次,业绩”由晴转阴“的变化使得部分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今年以来,流动性紧张导致许多行业的投资规模减小、产品需求减弱,加之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出台限制性政策,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波动。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反映了国内经济的趋势性变化,在缺少业绩因素支撑的情况下,目前A股市场仍然缺少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等政策出台之后,上市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能否实现增速回升,将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