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垃圾分类 贵在坚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0 04:09 来源: 经济日报

  北京大乘巷宿舍楼社区是闻名全国的“垃圾分类第一院”。14年前这个曾经给北京市基层社区带来“垃圾分类投放”概念的地方,如今仍在坚守着自己的理念。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大乘巷宿舍楼社区。一大早,只见一位小伙子提着一袋垃圾,急匆匆地正要投进写着“其他垃圾”的桶里,在一边戴着绿袖标的老人叫住他:“这是什么垃圾啊?”“花草里的落叶废土。”“哦,那对了。扔吧!扔吧!”

  据记者观察,从上午8点10分到8点30分,居民出门扔垃圾高峰时段,共有6位居民拿着多个袋子出来投放垃圾,他们都能准确地投放到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内。

  大乘巷小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垃圾分类做得更加规范有序了:放眼小区四周,颜色不同的垃圾桶有序摆放。在这个两栋楼26个单元门的小区里,设有15组脚踏式垃圾桶,每两单元门1组。每组3个垃圾桶各有分工,绿色是厨余垃圾、蓝色是可回收物、灰色是其他垃圾。此外,在南北两个小区出入大门边还各增添一只电池回收桶。小区一角的宣传栏告诉人们,10多年前,有一位留美学子把异国的环保理念介绍到小区,得到了居民的认同,放置了3只红色的分类垃圾桶。如今,环保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小区里环保设施配备极大改善。

  记者与戴绿袖标的老人攀谈,得知他叫余光楚,是小区兼职“垃圾分类指导员”,也是小区五位戴绿袖标的管理员之一。“垃圾分类指导员”是近几年才设置的岗位,义务兼职,不拿报酬。“绿袖标”言传身教的效果明显,据家委会副主任张静媛介绍,为了从源头践行垃圾分类,小区形成了以“楼门长、党员、支部委员、中小学生、幼儿园大班儿童”为主的宣传小分队,为占居民总数五分之一的流动人口发放宣传手册、讲解垃圾分类要求。家委会请来环保组织,每年在院内至少组织两次环境教育课,并自行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竞答。

  张静媛说,坚持垃圾分类不只带来环保效益,另一方面也让居民感受到了分类带来的好处。“不说别的,现在小区里再也见不到垃圾桶流汤水、苍蝇乱飞了。”果然,记者看到在分类垃圾桶五六米外,几位老人正悠然地下着棋。周边槐树、杨树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看来,实实在在的环保效益为居民们提供了坚持的动力。

  墙角大槐树旁整齐排放的10个塑料桶,干什么作用?记者经询问得知,是小区可回收物的中转站。每天可回收物都集中到这个中转站。

  环保组织每周都来运走可回收物后实施再利用。至此,该小区垃圾分类与回收到再利用紧密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程慧兰老人作为楼门长用切身体会解读“链条”的好处。她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为大乘巷居民发放了“零废弃”会员卡,定期上门回收利乐包和轻质塑料包装,然后称重、打卡积分,为居民有效分类处理垃圾提供了保证。程大妈找出一个大塑料袋,里边整齐地叠放着各种用过的方便面袋、酸奶杯等等。她说:“这可都是洗干净的塑料杯。别小看这包废弃物,定期都能回收再利用呢。”

  家委会主任崔湘文算了一笔账:每周这里可回收废弃物100公斤以上,一年下来约6吨!崔主任的话让记者暗暗吃惊,6吨可回收物对于一个小区应该是不小的数字。在资源回收利用的金字塔中,垃圾分拣就是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底部夯实了,金字塔才能稳固。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乘巷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