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险业投资现巨亏 退保潮或加剧行业隐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16: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本月中下旬,A股保险公司相继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在股债双熊的局面下,国寿、太保投资双双折戟,致使两家的业绩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保险股后市如何?中国经济网《对话首席分析师》特对此进行了分析。

  保险板块AH股上演“五连阳”

  受A股和欧美股市的提振,在A股上市的三家保险股周涨幅均超过9%,具体情况如下:上周五(10月28日)中国太保(601601.SH)收于19.97元,周涨幅11.63%;中国平安(601318.SH)收于38.72元,周涨幅10.63%;中国人寿(601628.SH)收于16.30元,周涨幅9.25%。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达到1222亿元,较前周大幅增加。

  个股消息方面,上周,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国平安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约145.2亿元(每股1.88元),同比增长14%;若剔除首次并表深发展的一次性会计处理影响后,同比增长29%,低于预期约5%。期末净资产为1211.3亿元(每股15.30元),季度环比下降10%,主要原因在于三季度投资浮亏过大。平安寿险将增资50亿元。

  上周港股也出现了“五连阳”行情,在香港上市的五家中资保险股全部上涨,具体情况如下:中国平安(2318.HK)收于59.05港元,周涨幅22.26%;中国太保(2601.HK)收于24.50港元,周涨幅16.39%;中国人寿(2628.HK)收于19.98港元,周涨幅14.70%;中国财险(2328.HK)收于11.12港元,周涨幅13.70%;中国太平(0966.HK)收于17.08港元,周涨幅1.67%。

  险资投资收益下滑

  由于寿险业务持续低迷,加上三季度资本市场不给力,中国人寿未能扭转上半年盈利下滑的不利局面,增速反而出现进一步放缓的趋势。

  根据中国人寿10月28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67.17亿元,同比减少3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7.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5.7%。对此,公司方面表示,利润下降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

  投资业务是中国平安的主营业务之一,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三季度,平安寿险成功完成人民币40亿元的次级债发行以应对投资市场的波动。对比去年,当前投资气氛更趋审慎,经营环境也更为艰难。2011年中国平安前三季度投资亏损19.52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5.8%。

  退保额上升值得警惕

  在三季报中,可以明显的注意到投资收益与退保额呈现反向发展趋势。

  据统计,中国平安前三季度的退保金额也在持续上升。其中第三季度退保率进一步扩大。此外,中国人寿的退保金额也在持续上升。今年前三季度退保金为276.49亿元,同比上升43.9%,退保率达2.19%。其中第三季度退保率进一步扩大,退保金达100.19亿元,同比上升56.3%。

  太保今年的退保率呈逐季上升趋势,特别是第三季度上升更加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退保金同比增长117%,至70.6亿元;其中仅是第三季度退保金便达30.34亿元。

  上市险企前景迷茫

  说起投资收益下滑与退保的关系,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网透露,在险资账户中,分红险与投连险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太平人寿北分的一位人士告诉媒体,截至9月底,公司销售的71.8%的新单都是分红险。“投资收益是对分红影响最为重要的一点,收益好了分红才会高。”但是从三季报中可以看出,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能力均有所下降,投资能力下降加上退保金额逐季上升,上市险企前景可想而知。

  短期内需等待明确反转信号

  由于资本市场向下,保险公司面临不利投资环境,前三季投资浮亏急剧扩大,资产缩水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但目前保险股的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表示,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A股P/EV倍数仅为1.4倍、1.1倍和1.3倍,H股P/EV倍数为1.5倍,1.3倍和1.3倍,接近或低于2008年危机时的最低水平。寿险行业通过转型走出底部还需要时间,估值也处于底部水平,为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但短期内还需等待更明确的反转信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保险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insurance1/index.shtml)

  (责任编辑:朱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