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元"城外"的选择 进还是不进?各不相同的表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7: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到2011年1月1日爱沙尼亚在“欧元区经济下滑,一片争议声”中的“毅然”加入,27个欧盟成员国中,17国加入欧元区,总人口超过3.2亿。但如今,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正因持续高烧的主权债务问题和希腊等国家即将面临的债务违约而深陷泥潭。

  10月23日的欧盟峰会上,德法两国领导人还是无法就如何解决欧债危机达成共识。欧洲银行管理局希望欧盟各国的银行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暂时提高到9%的预期没有达成,扩充总额4400亿欧元(约38938亿元人民币)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方式也没有得到最终的确认。与此同时,如何拯救希腊这样的“老问题”也没有得到新的解决方式。

  路透社最新发布的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到7%,欧洲有47家银行未能通过测试,资本重组的资金缺口高达932亿欧元,而如果以9%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计算,不合格银行将增加至67家,资金缺口高达2596亿欧元。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向金融机构银行业蔓延的趋势加剧了欧元区的不稳定局面。

  于是,关于欧洲一体化利弊、欧元是否会消失的争论卷土重来。进还是不进?欧元区外的10个欧盟成员国再次面临选择。

   对欧元说“不”

  2002年,欧元开始流通,但欧盟15国中还有3个拿到“第一批许可证”的国家没有加入欧元区,它们是英国、丹麦和瑞典。

  丹麦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反对欧元的欧盟国家。2002年,丹麦举行了关于是否加入欧元区的全民公决,丹麦人选择了“NO(不)”。时隔8年,2010年6月,丹麦国家统计局和丹麦银行联合组织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丹麦人仍拒绝用欧元取代丹麦克朗作为国家货币,对将欧元作为国家货币持反对意见的人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2003年9月14日,瑞典就是否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瑞典公民投了反对票。瑞典成为第二个决定不加入欧元区国家。2010年6月,瑞典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有60%的民众反对加入欧元区。

  由于国民的强烈反对,各国政客当时在选举压力的推动下顺应民意给出了“暂不加入”的托词。然而近几年来,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步一步显现,不想“蹚浑水”的心态在民间更占上风,“不想拿自己的血汗钱救助别人”,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的脚步被再次放缓。

  今年10月8日,捷克总统克劳斯在公开场合称,“加入欧元区已经失去吸引力”,欧洲一体化不仅不是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反而是导致欧盟目前困境的罪魁祸首,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由引入统一货币欧元开始的。

  而就在一年前,捷克财长卡劳塞克还表现出了对加入欧元区的“浓厚兴趣”。卡劳塞克当时称,如果捷克能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降至欧盟的要求(3%)以下,捷克最早能在2015年获准加入欧元区。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熊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捷克的意见可能只是小部分人的意见,现在的问题不是欧元区外的国家想不想加入欧元区,而是已经在欧元区的国家会不会把门槛提高,愿不愿意让其他国家再加入的问题。“毕竟欧元区将希腊纳入进来后产生了后续的种种问题,是不是步伐太快的争议在欧元区内部一直存在”。

  

欧元"城外"的选择进还是不进?各不相同的表态

  笃定的加入派

  欧元区的危机,并没有阻挡那些一直怀揣着“欧元梦”的欧盟国家。

  今年1月1日,在爱沙尼亚顶住了各方压力“毅然”加入欧元区后,欧盟里比较贫困的保加利亚的总理鲍里索夫就表示,保加利亚已在2010年提交了加入欧元区的申请,现在担心的是欧元区爆发的债务危机会不会损及或拖延其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和可能。保加利亚希望能够先于其邻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2013年采用单一货币。

  今年4月,罗马尼亚总理埃米尔·博克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现在放弃加入欧元区这个目标”。该国维持原定于2015年加入欧元区的目标。为了实现加入欧元区的目标,罗马尼亚政府决定2012年实现财政赤字不超过3%的目标,并实施改善投资环境、确保经济中期持续增长等措施。而拉脱维亚也表示计划于2014年加入欧元区,但该国目前还不能满足欧元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相关规定。

  本该于2012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的波兰,推后了加入欧元区的时间表,但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2015年加入欧元区对波兰来说是可行的。

  对此,FX168财经集团高级金融分析师许亚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之所以在欧元形势走低的情况下,仍然有这么多国家想加入欧元区,是因为这符合这些国家的整体利益。简言之,进入欧元区就不会有贸易壁垒。同理,亚太区如果能建立东盟一体化,对中国和东盟国家来说也是双赢的局面。

  熊厚也表示,即使目前欧元的运行没有预期的好,但对那些没有加入的欧盟小国来讲,仍然是吸引力大于顾虑。因为实行统一货币可以使资本流动更加容易,利用资金的成本降低,同时加入欧元区后也就不存在汇率贬值的问题,其他投机资本炒作其汇率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能有效地避免诸如上世纪90年代索罗斯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操盘。

  独善其身的英国

  “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从不属于欧洲。”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话。

  在刚刚结束的欧盟峰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毫不留情地对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批评,称厌烦了这个“不想加入欧元区,但却对我们的事务一直指手画脚的人”。

  许亚鑫表示,英国愿意加入欧元区的概率很低,从平民到高层的反对声音都很大。具体来说,从历史上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战败后,英镑虽然被美元代替,但是比起仅存在了12年的欧元来说历史更悠久,且英国之所以加入欧盟,不加入欧元区的原因是英国的岛国地位,决定了其很重要的业务是与整个欧洲大陆和美洲的进出口,加入欧盟很好地巩固了这一成果,而坚持使用英镑,允许欧元在本国流通的做法很好地保持了英国央行的独立性。

  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在英国都有大量的市场和资金运作。金融中心的地位给英国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好处,作为英镑发行国,英国享受到了国际收支结算中的许多好处,如果一旦加入欧元区,英格兰银行将失去确定利率等一系列权利,成为欧洲央行的地区分支机构。

  许亚鑫表示,如果英国真的加入欧元区,无疑是对欧元区的利好消息。但是让英国作出“舍小我,为大家”的决定恐怕依旧遥遥无期。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