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国:对中国文化产品需求不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11: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澳大利亚人乔纳森 米尔斯已经在英国住了4年,说起话仍带有浓重的外国口音。相对于他国际化的文化视野来,每个人都会自动忽视这位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总监在发音上的小小不同。今年夏天,戴着一副哈利 波特式黑框眼镜的米尔斯,把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的《牡丹亭》和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这两台带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文化大戏,带到了英国观众面前。

   中国故事西式演绎

  面对英国观众,中央芭蕾舞团的《牡丹亭》在爱丁堡公演前制作的宣传海报写道:“《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在这个极其浪漫的故事中,爱情的力量战胜了死亡。”

  爱情是人类和艺术永恒的主题。在踮起的脚尖上,东方的爱情经典通过西方的艺术形式被重新诠释和生动呈现,这一卖点无疑吸引了大量英国观众。在演出前两周,所有《牡丹亭》戏票已销售一空。

  中芭精彩的表演让所有在爱丁堡节日剧院现场观看演出的英国观众都大呼过瘾,苏格兰当地媒体《爱丁堡导报》称:“华丽的服装、精湛的表演、动人的乐曲、简约的舞台,人们对中国作品的所有期待,在这部戏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其实不仅是普通观众,就连英国艺术界的专业人士也对演出赞不绝口,苏格兰芭蕾舞团团长辛迪 萨格鲁评价说:“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舞蹈、曼妙的音乐和舞蹈的巧妙配合、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和服装本身就是件完美的艺术品。”

  比起演出本身来,作为策划方,几次前往北京、全力引入这台作品的艺术总监米尔斯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的考虑。米尔斯可以清楚地说出《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这个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有些拗口的名字。他告诉记者:“《牡丹亭》是中国传统的作品,汤显祖这位与莎士比亚同时代剧作家的作品很精彩,应该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他。”

  来自东方的《牡丹亭》表现的是与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不同的爱情。在中国晚明戏曲家汤显祖的笔下,杜丽娘与柳生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曲折但是圆满,这给西方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在表演上,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编排的芭蕾版《牡丹亭》在尊重和继承西方古典芭蕾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这也令艺术节的观众耳目一新。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认为,用西方形式表演中国故事,有利于西方观众接受中国的《牡丹亭》,推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

  按照米尔斯的设想,上海京剧院还将用中国京剧表现莎士比亚的悲剧《王子复仇记》。艺术家们同时用西方形式演绎汤显祖和用东方形式演绎莎士比亚,让东西方文化得到充分的交融与互动。

  像中央芭蕾舞团的《牡丹亭》和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这样“走出去”的文化产品,无疑是英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最直观的途径,而场场爆满的票房,也反映了普通英国人,除在日常生活中天天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外,也有享受和消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要。

  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担任香港总督的卫奕信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他认为普通英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非常大。他认为中国一些高水平的剧目走出国门,在英国演出,能够对英国观众了解来自中国的艺术作品和文化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让英国观众看到中国的演出、舞蹈,听到中国的音乐的机会多多益善。

   汉语学习掀起热潮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已经成了不少英国人的“刚性需求”,这无疑也为中国文化产品在英国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掌握中文将是进入职场的重要筹码”这种观念在英国的就业市场中成为一种共识后,汉语本身也成为成功的中国文化产品。

  在英国,汉语已经从15年前的边缘地位成为排在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之后的第四大外语,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20年时,它将超过德语。

  10月初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孔子学院成立揭牌,这标志着英国第十四家、苏格兰第三家以教授汉语为主的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出席成立仪式的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说,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将向社区和企业提供中国语言与文化教育、培训,将成为苏格兰与中国友谊的又一里程碑。

  (责任编辑:刘蕾)

  

  在英国,汉语热并不仅仅在苏格兰流行,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今年参加中文A级考试的人数就增加了36%,是增长最快的大语种。英国政府提供的数字显示,现在英国每6所学校中就有一所提供某种形式的中文教学。

  而在10月21日于伦敦举行的第23届英国语言展上,汉语更是成为本次展览最耀眼的“明星”。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以全场最大展台参展,其丰富的汉语学习教材、生动精彩的中华文化表演、汉语示范课等赢得英国参观者的关注和好评。

  这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第四次参加英国语言展,展出了数百种精品汉语教材和文化读物,吸引了众多语言爱好者和汉语教学从业人员。同时,全英多个孔子学院还给语言展带来了众多优秀的特色文化节目,包括武术、舞蹈、传统乐器表演、剪纸、茶艺等等,赢得观众的赞许。此外,来自英国各地孔子学院的多位优秀汉语教师奉上了形式活泼的示范课,以及关于“中国文化过去与现在”的主题演讲。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驻英国代表处负责人陈同度告诉记者,本届语言展上汉语教材的销售情况创下历年来的新高。而国家汉办展台能在英国语言展上深受关注,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影响力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汉语文化和汉语学习日益升温的缩影,也将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英国的知名度,再掀汉语学习热潮。

  汉语作为文化产品在英国掀起的热潮也得到了卫奕信的关注。这位年过花甲的男爵现在担任苏格兰皇家学会会长,在他看来,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是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力,迈向正确方向的重要一步。

  他认为英国学校不断增长的学习中文的趋势,有些得到孔子学院的帮助,将会对年轻一代英国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多翻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将有助于所有年龄段的群体更好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

   融入主流任重道远

  对中国浓厚的兴趣催生了英国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但“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如何全面展现当代中国的风貌,让英国人从中系统认识到一个客观的中国,是中国文化产品演化为“软实力”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蕾)

  

  目前英国人从文化产品中得出对中国的印象差异很大,呈碎片化的特征。在10月12日开始的第55届伦敦电影节中,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让子弹飞》和韩杰执导的《H ello,树先生!》等5部中国影片参加展映。但是比起《360度》和《蔚蓝深海》等英美大片来,中国影片展映时上座率一般。21岁的英国大学生马丁 伍德和他的同伴丽萨都是主修视觉专业,为了完成论文看了几场中国电影。但他们反映,从电影中看不出当代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谈到中国文化符号时,伍德首先想到的还是长城和熊猫,而他的同伴丽萨则对美味的中国菜印象颇深。而这些符号显然都与现代无关,或许在伍德和丽萨的父辈30年前看来,中国文化产品的代表也是这几样。

  即使是一些英国的文化名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同样有着明显割裂,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给人感觉差别大,前者涉及历史,当代文化则和经济相关。

  英国皇家歌剧院院长托尼 赫尔在谈起传统中国文化时称,商代的青铜器、宋代的瓷器以及中国画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克雷格 哈塞尔眼中的传统中国文化象征是龙、神话、孔子、寺庙、卷轴、农村广袤的土地、装饰性艺术等。他举例说,历史上中国对世界发展有诸多贡献,比如烟火、制陶术、丝绸、织布技术、茶叶等都是人类文明的主要里程碑。

  在不少英国人眼中,传统中国文化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而当代中国文化则更加物质化。赫尔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印象就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和风格迥异的现代化建筑。哈塞尔认为现代中国文化的象征则是包括令人震惊的建筑、当代设计、工程及经济的繁荣。

  可以说,对大部分英国人来说,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认识来自于对中国文化长期的兴趣,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则归结于实用主义的驱动,后者虽然相对肤浅,却更具有活力。对于中国文化产品来说,重要的是做出细分,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此外,虽然一些来自中国的戏剧等表演艺术能够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英国皇家歌剧院等这些英国高端演出场合登台,兵马俑和故宫皇家服饰也能在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这类全球顶级博物馆中举行特展,并能吸引大量英国观众,但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产品还没有完全打入英国主流文化圈,英国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也还以猎奇和实用为主,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消费习惯。比如,近两年来进入英国主流院线的电影寥寥无几,在音像店里也很少有来自中国的CD或者影碟。因此,展示文化产品,展示当代中国,依旧任重道远。(本报驻伦敦记者王亚宏)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