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热盼证监会新掌门点燃“三把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从一位银行家、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华丽转身为监管部门的官员,郭树清无疑是当前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人。
随着上周五晚上建行正式发公告公布郭树清的请辞消息,和中组部发言人对外正式宣布,证实了建行前掌门人郭树清将赴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一职。
此后,来自各界人士致证监会新掌门人的公开信也纷沓而至。
而每个写信的人的背后无不折射郭树清被市场普遍寄予厚望。股市会不会重振雄风、国际板是否会推出、IPO会不会放缓脚步、创业板退市制度能否出台等等……
学者型的新“掌门”
中央的一纸调令刚刚公布,郭树清就被股民们纷纷称呼为“父母官”。这位来自建行的前掌门人郭树清10月30日赴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今年55岁的他被认为是一位全能的技术型官员。
2005年3月,在建行原董事长张恩照因受贿案辞职落马后,时任央行副行长兼汇金董事长的郭树清临危受命。当时,正是建行股改引资的关键时刻,张恩照的受贿案以及当时洽谈中的潜在境外战略投资者花旗银行的临阵变卦,让建行的前景看起来不甚明了。
而郭树清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并迅速推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以及建行的上市。同年10月27日,也就是郭树清到建行的7个月后,建行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四大行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银行。当时有媒体以《216天再造建行》为题赞誉郭树清带给建行的新生,216天是郭树清赴任建行及至其登陆H股的时间。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这216天里,郭树清果断地终止了与花旗的谈判,并主导引入拥有全美最大零售网络的美国银行作为建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弥补当时偏重批发业务的建行业务结构的缺陷。双方的合作是中资行与外资行的第一次携手,几年的战略合作也被视为中国银行业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的一大典范。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落点
外界给予郭树清的评价越高,也就预示了市场对他的期望越高。那么,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学者型官员,在实现跨越性的职业生涯赴任证监会主席后会面临哪些问题?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变革?那些困扰了中国资本市场多年的一些难题又会不会在他的带领下,得以一一化解呢?
翻开郭树清以往公开发表过的言论会发现,在今年的4月份郭树清少有地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期货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包括境外企业的发债、上市,完全可以加快,因为过去我们担心的资金不足问题已不存在,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剩余。
郭树清曾说,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其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继续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商品期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应大有作为,比如期货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商品使用国、大宗商品的进口国,但我们的期货市场发展显得滞缓,在全球的占比仅有10%左右。过去市场或许会以人民币不可兑换作为发展滞缓的一个理由。但郭树清认为,实际上关系不大,因为大宗商品交易完全可用美元以外的货币。
翻开这一番言论,不禁让市场开始畅想,多层次与开放的资本市场或将是郭树清赴任后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其中,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最有可能是郭树清未来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落点。郭树清曾在其2001年的《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决定性因素》论文中,就提出要发展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却成了“短腿”,国债达到了一定规模,公司债市场却十分弱小,机构债市场还没有起步,因此,在规范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应鼓励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债、机构债的发行规模,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
另外,同样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过程中的一分子,还未出生的国际板也许路途并不遥远。
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大步,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早期尽管外界一直在传闻国际板即将“出生”,但事实最终还是一一击败了传闻。但随着郭树清的到来,外界对国际板的期望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因为对于郭树清来说,国际市场是他拿手的领域,他曾在迅速推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以及建行的上市中积累丰富经验。凭借其这独有的优势,业内人士认为,他的赴任,很可能将会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
多个难题亟待解答
除了外界猜想的种种,郭树清需要面临的难题远不止于这些。在来自各界人士的来信中,或许就能解读出一二来。
著名财经评论人侯宁在致信郭树清的建议中说到,虽然尚福林在任期间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创业板和期指交易,但在发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监督制度等方面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导致中国股市在进入“名义全流通时代”之后,依然存在着诸如重融资、轻退市,重体系、轻监管等体制性问题。侯宁建议,要明确股市定位、提高流通股比例、完善退市制度、建立强行分红制度和解决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等。
侯宁提到的退市制度,正是许多投资者关注的头等大事。尽管自创业板开设以来,市场就一直期待和呼吁退市制度的出台,但时至今日,这一块仍然是一大缺失。与之相对应的主板市场,虽有退出制度,但执行起来却形同虚设。目前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到三板市场,尚有流通股东利益、企业清算等问题难以解决,创业板实行直接退市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
或许,这将是这位郭掌门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而著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则在信中直言不讳地说了五个建议和希望。一是,为了保护国有股东,保护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的利益,希望主席能够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畸形的股本结构;第二个就是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实行真正的市场化发股;第三个问题是抑制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把上市公司再融资与现金分红结合起来;第四个问题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造假上市行为的打击力度;第五个问题是加大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力度,引入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皮海洲建议的“要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则更是切中要害。尚福林主席在任时期,A股已经完成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但实际上,在发行上仍然是行政审批。同时,拟上市公司涉嫌虚假陈述、包装上市、欺骗投资者的事情时有发生。
如何控制新股风险也是一大难点,但必将是郭树清面临的又一大考。
尽管资本市场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究竟接下来的A股市场究竟会迎接怎样的变革?谁也无法就此断言,但对于新主席的到来,投资者在期盼能真正切切的想要看到一些股市新气象。这个新气象能否看到、何时能看到?市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