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认证体系丧失信用基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3: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晓忠

  近日,有报道称,部分商家借助花钱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手段,通过在食品等包装上标识“有机食品”谋取暴利;而获取“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之费用则仅需两三万元。

  人口持续增加和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使通过化肥、农药等催产手段增加产量的供给思路占据主导地位,而食品安全问题长期被忽视。通过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可以提供更安全的食品,但在这种模式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系统的紊乱,又横生各种反向套利的逆向激励效应,如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本身所蕴含的高套利空间,必将使其变为纯商业套利炒作题材。

  当前发达市场的商品认证体系大都是制度规制下的商业性活动,即政府吸收市场长期形成的商品质量和技术准则形成强制性准入法规,认证服务机构通过资格申请向市场提供认证服务,接受政府监管,并对其出具的认证负完全责任,一旦出现商品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或该企业商品被监管部门屡次发现为不符合标准,那么认证机构和企业都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同时,认证服务机构为维系自身在市场消费者中聚敛起的信任而更倾向于对所认证的商品质量和技术问题说真话,因为认证机构若说假话或其认证的商品、服务频繁出问题会令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其提供认证的商品和服务,而企业则因为向其购买认证服务不为市场接受而放弃与其合作。这种政府与市场边际清晰,认证服务体系权利义务对等和完善的内生激励相容机制,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维护了商品质量和技术安全。

  而中国质量等认证体系起步于计划经济,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并不清晰,认证机构也更多地是以非营利的半官方身份出现,如当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认证市场规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负责强制性认证服务,并提供自愿性认证服务,农业部、质监局、工商和卫生等部门主要基于嵌入式的微观监管而非规范监管。这使食品质量问题难以形成激励相容效应,行政机构过大的行政权限和基于实质监管而非制度规范约束,使监管本身变相成了为商品和服务提供信用背书。

  这种监管体系无疑向市场发出任何商品只要通过农业部、工商、卫生等部门审批和认监委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都是可放心消费的合格商品,而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各类监管部门就成为了责任主体,肇事企业反而在这种强大的嵌入式外部监管下减轻了安全责任约束;同样非营利认证机构也无需对认证服务担责,从而使其打着非营利旗号扩展业务,这就不难理解企业为何花两三万就可买到各类认证。

  因此,应推动认证机构走向市场,使之真正成为权利义务对等的市场行为主体,强化其对自身认证服务的市场信用约束;此外,加大消费者保护立法,尽快推出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企业和认证服务机构的市场约束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