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全球曼氏金融"申请破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8: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由于未能及时找到买家,华尔街证券公司“全球曼氏金融”10月31日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欧债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首起案例,标志着欧债危机已经入侵美国金融体系。该事件在美国金融市场引发震荡,并引发人们对美国金融机构前景的担忧。

  豪赌欧债失败

  舆论普遍将全球曼氏金融的困境归咎于其首席执行官乔恩·科尔津的决策失误。科尔津在美国政经两界大名鼎鼎,曾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和新泽西州州长。由于谋求州长连任失败,科尔津于2010年3月重返华尔街,成为全球曼氏金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此后,该公司迅速从一家中型衍生品经纪公司转型为用自有资金进行冒险的综合性投资银行,也是少数几家有权出售美国国债的公司之一。

  2010年底,科尔津开始对欧洲国家发行的债券押下重注。曾在高盛担任美国国债交易员并因此名利双收的科尔津相信,欧洲不会让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破产,一旦欧洲就主权债务危机达成解决方案,其投资将获利甚丰。因此,全球曼氏金融在欧债上的投资一度高达63亿美元。尽管有高管提醒科尔津交易规模太大,存在风险,但在华尔街和政坛的成功生涯令他对交易充满信心。

  然而,高盛的经验并没有帮助科尔津。由于投资者对欧债危机的解决信心不足,科尔津买进的主权债券价值大大降低。同时,对欧债的巨大敞口,也使标普等信用评级机构将全球曼氏金融的信用降级至“垃圾”级,投资者的信心迅速流失,公司股价大跌。上周,全球曼氏金融公布的二季度亏损额高达1.91亿美元。尽管公司将亏损归咎于交易收入的下滑和支出费用的增加,而非对欧洲主权债务押下的赌注,但是信心不足的客户却已经在快速撤资,科尔津不得不在过去一周努力为公司寻找买家,几乎打遍华尔街所有大公司的电话,只有一家昔日的竞争对手表现出兴趣。不过,由于对公司资本状况存在疑虑,谈判最终无果而终。

  影响不及雷曼

  美国证交会等联邦监管机构日前已对全球曼氏金融的资本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以储蓄形式存在的客户账户上,有7亿多美元“失踪”,相关机构怀疑该公司违反了华尔街的监管规则,挪用客户资金进行自营交易。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文章指出,是市场信心与时机作怪导致了全球曼氏金融破产。应该说,该公司持有60亿美元欧债资产无可非议,如果时机合适,这还可能是优质资产;但当时机不成熟时,过早持有如此多的欧债资产就有麻烦了。目前全球曼氏金融的所有交易已被停止,市场各方正在对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是否会引发与当年雷曼兄弟公司同样的灾难性后果,抑或只是短时期内可控制的动荡进行评估。

  全球曼氏金融一心豪赌欧洲不会坐视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倒下,但最终却倒在欧洲就债务危机达成共识之际,这一结果颇具戏剧性。全球曼氏金融破产案是美国历史上第八大破产案,也是自2008年雷曼兄弟倒台以来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最大的金融公司。雷曼破产曾导致全球性市场恐慌和动荡,并加剧了国际金融危机,而舆论普遍认为,全球曼氏金融破产的影响不及雷曼,尚不足以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引发系统性风险,受其影响的主要是通过该公司买卖股票、商品和其他投资的客户及交易员。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全球曼氏金融的商品交易量较大,突然破产可能导致交易量下降,进而拉低商品期货的价格。

  点评

  熊 厚(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金融市场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而产生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券价格下跌,债务重组,以及希腊债务减记,都会对持有其债务的银行造成很大冲击。此外,危机日益加重而引发的市场恐慌也不容忽视。市场恐慌引起的资金链断裂,使金融机构融资变得更为困难。但金融机构目前要面对的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注入资本金,欧洲现在大幅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应对债务危机,这需要其银行甚至各国政府努力寻找资金注入,或最终依靠欧洲金融稳定工具。

  不过,相比欧洲金融机构,美国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要小一些,因为美国金融机构在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已经进行过银行重组,银行整体情况要好于欧洲,但持有欧债资产较多的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仍不容小觑。

  实际上,造成欧债危机能够进一步蔓延的主要因素还是发达经济体没有找到经济复苏点,导致复苏乏力,经济增速放缓。即使债务减少,但负债比例中作为分母的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改变,因此经济增长才是遏制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关键。虽然各种补救措施都在进行,欧债危机目前的发展仍有不确定性,不排除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受到影响的可能。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