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欧债危机下的欧美银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16:49 来源: 新华08网
欧债危机成G20首要议题
聚焦上市公司,把握行业命脉,欢迎收看本期《上市公司风云录》。从G7会议上,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寻医把脉;到发展壮大、不断纳入新兴经济体和欧盟建立20国集团,探讨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建立起的这种对话机制,已经成为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风向标。而欧债危机无疑将成本届戛纳G20峰会的首要议题。
四月份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希腊政府现有资金仅够维持至10月,濒临违约边缘;葡萄牙成为第三个向欧盟求援的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欧洲多国银行的信用评级都惨遭下调。欧洲银行业存在3000亿欧元风险敞口,数额之大,成为欧洲金融业乃至全球经济不能承受之重。流动性紧张、融资困难,欧洲银行业面临哪些深层次的挑战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他主权债务危机受牵连最多的可能是银行,因为你银行啊在以前的资产配置里面是大量的配置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因为在以往的不管从监管部门的分类,还是评级公司的评级来讲就是主权债务都是高等级的债券。那么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是流动性最好的、安全性最高的资产,所以他的这以前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大量的配置这些国家的这个债券。那么这个时候这些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这些国家主权债务的这种贬值,甚至可能有违约的风险的时候,那为了这些银行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这样的话会把欧洲的银行业会拖到一个非常糟糕的一个境地。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对欧洲银行的影响,一是来源于主权债务带来的间接伤害,二是由于消费者的预期降低后,带来的流动性下降的伤害,在这个时候呢,可以把欧洲的银行想象成一个整体,你想想一个社会当中的社会流动性在百分之二十五的银行出现紧缺的时候,它是一个面的问题已经不是点上的问题了,所以这一次欧债危机,引发的银行问题,可能使得经济的二次探底,或者说是长期的经济处在低迷阶段变为现实。
10月中旬,惠誉下调瑞银评级,欧美银行普遍面临降级风险。巴克莱银行、巴黎银行、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史丹利以及高盛集团,一个个声名显赫的银行巨擘都被置于负面信贷观察的名单之列。这给市场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信号呢?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这个评级公司首先它是一个评级经济,就是在资本市场如果没有评级的话,会非常的难于对母舰经营资本品的经营实体做出它的价值判断,所以说评级是一个经济现象,但是经济评级机构经常会出现锦上添花和釜底抽薪的现象。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我们看现在焦点任然更多的集中在欧洲的银行业身上。因为他们大量的持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就是像法国的银行业持有大量的下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这些主权债务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因为希腊的国债规模还算小的。所以他可能尽管是可能出现违约,那么他的这种决定量都很小。那么我们发现在一个决定量还比较小的,欧债希腊的债务危机就已经把整个欧洲搞成这个样子,那么经济规模更大的像西班牙或者像欧洲经济第三大经济体就是意大利,如果真要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欧洲银行业可能就问题很大了。
2008年金融危机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欧洲银行经受了最大的冲击。新协议要求银行缩小资产负债表规模和业务范围。银行必须提高储蓄资金来避免潜在的资产损失,投资者的贷款额度相应萎缩。一些欧洲大型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资本充足率不能满足新规定的困境。此次G20峰会出台的新监管法案,也将成为《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延续。这些欧洲大型银行将经受哪些影响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实质上银行一般出现危机的时候还是很脆弱的,他的资本,所有的指标可能在恶化的过程当中。但是这个时候你要提高他的监管标准。这其实会对整个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通常监管呢他会在危机过后。他会有一个趋势就是沿着这个方向来做,所以说目前的话呢,针对啊,但是我们昨天看到的,欧洲这个欧盟他们达成的一个新的关于银行监管的一个条例,那么在这个时候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要提高银行的监管的强度和标准,更多是想提升银行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28家银行名单征收资本附加费
根据《读卖新闻》的报道, G20峰会将公布一份对全球金融体系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28家银行名单。旨在完善开展国际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体制,并计划从2013年开始分阶段实施新型财务体系规范措施。金融机构能否真得得偿所愿,有效承担起更为艰巨的资本金积累任务,以此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雷曼倒闭所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呢?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对大的或者超大的金融机构进行特殊监管,我觉得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银行在他的经营范围内是具有跨国性或国际性或者是国际大区性质的,所以这二十个国家联手对跨国银行进行监管实际上是对国际监管漏洞的一种弥补。
28家银行名单仅仅是救援行动的一个缩影。早在10月27日,欧盟峰会就通过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杠杆化方案,协议同意扩大”欧盟金融稳定机制“的规模,要求欧洲银行业同意承担50%的希腊主权债务减计,并对银行业开展资本重组。有效救援资金将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欧洲银行业的危机能否由此得到有效的遏制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怎么样去避免我们已经看到的银行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他主要限制两个。我想简单讲,一个是流通性方面对银行进行支持,因为他的持金率的下降,他的信用等级被调低,银行的短期筹资成本在迅速的上升,短期投资成本迅速上升,而且这个时候欧洲央行还有其他的几个机构要做的不仅仅在短期融资上确保银行的流动性的可能性,还要建一个稳定的长期的能提供资金支持的这么一个机制。所以他第一步是要保证银行长足的流动性充裕,通过政府建立各种各样的机制,保证银行长短期流动性的充裕。第二部是要提高他的资本的充裕性。他要把这个缓冲资本提高到9%,现在呢核心运行的标准提高到9%。他们大概算了一下,大概需要1060几亿欧元,这个资金缺口在未来几个月里面,欧洲的银行业可能会进入大规模的筹资活动。
作为G20的预热会议,早在10月中旬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计划对大银行征收1-2.5%的资本附加费,高盛、汇丰、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位列其中。此计划能否在G20戛纳峰会获得最终批准?征收资本附加费,真得能够有效获取抵御市场风暴的充足资本呢?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资本附加费恐怕对存量是一个固定问题,本附加费最重要的在增量问题上,如说银行形成一单新的交易的时候,成新生资本的话,加一点五到二点五个百分点,他的使用资本的成本增加了,的好处是什么呢,处是把衍生品,其是一些深度衍生品的交易,他进行一定的遏制,为每交易深度衍生品的时候,量大、收益小那如果按照量 这种增量资本给你计算收益的话 利润薄,易完了会把很大一部分赋税产生。那是对绝大多数其他的银行的帮助,为什么呢,因为当被这些在深度衍生品方面进行炒作而形成泡沫的时候使得更小的商业银行能够受到保护。
流动性or主权债务问题
今年7月,欧盟就曾对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有8家未能通过测试,16家勉强过关。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深化,一些银行由于对希腊债务存在较大风险敞口,引发股价大跌,市场对危机向银行业扩散的担忧进一步加重。欧盟官员米歇尔·巴尼耶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7月的压力测试过后,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又有所恶化,现在更多的是流动性问题,而不是主权债务问题,一些银行需要更为迅速地注资“。
那么欧洲银行业今天的难题究竟是流动性问题,还是主权债务问题呢?信用等级的下降,导致了银行筹资能力迅速恶化。眼前的流动性问题,俨然已经成为银行生存的第一要务。但是我们无法忽视主权债务问题这一影响市场对欧洲银行业信心的深层次问题。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这两个是相依的:一个是短期的目前的;一个是长期深刻的。所以说欧洲银行业流动性的危机最终的解决还是需要他主权危机的生成什么东西,如果一天解决不了欧洲银行业一天就要靠着吊盐水来生活,欧洲央行这种属于吊盐水的方法输血的方法来生活。最根本要恢复他的这种造血功能和她的这种稳定性就必须要依赖他的主权危机相对完满的解决才可以。因为他始终是个信心问题,信心问题源于他的主权债务风险,所以说他这个我觉得二个都是问题。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仁者见仁吧,如果你认为银行今天的流动性危机部分的是由于主权债务出现危机以后,消费者信心下降,购买交投下降,造成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我同意,但是这个影响是间接的,我们应该谈问题的直接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再谈间接影响,要不然的话你就不会把主权债务的问题放大。
10月4日,比利时政府宣布拆分法国和比利时合资银行德克夏银行集团,由此成为欧债危机重压下倒下的第一家银行。大量持有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国债的德克夏银行,只是众多持有欧元区重债国国债的银行之一,法国和德国银行也位列其中。德克夏遭拆分,是否预示着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向银行业危机开始演化?当前欧洲银行业正经历着哪些困境冲击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随着一方面经济的萎缩一方面资产的贬值,尤其是主权债务危机的这种贬值导致银行危机的问题,为了避免银行危机问题的扩散,这些银行不能随便再让他们倒掉了,再加上目前市场的信心也比较脆弱,不再轻易能让一个大的银行再倒掉,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那是最好的。分拆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分拆只是处理危机的一种方式因为他是个跨国银行,早期也是由法国银行和比利时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而成因为国与国尽管我们合并了但是你要解决危机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各自抱着基本原则。
其实早在今年9月,Spotlight Ideas的执行合伙人史蒂夫·波普就声称,欧洲46家银行当前市场价值仅为净资产的0.58,已经达到自雷曼兄弟破产后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银行业如此之低的市净率背后,隐含了哪些潜在风险呢?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市场价值是他的净资产的零点五八倍,这个情况我们遇见过。二零零九年我到美国去的时候 花旗银行在半年前的市场的市值是十四块钱,我到的时候,已经是九毛八了,我回来大概一个星期的时候已经掉到了九毛三了,可以想象市值掉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说他的资产大的话 比例会是这个样子的,会降得这么低,他并不反应银行的实质资产降低,而是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流动出现了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些银行是被并购和重组的银行,因为欧洲的银行数量非常多,所以并购重组并不会对整个的银行体系和机构的百分比结构造成太大的影响 。
美银行业寒冬
大洋彼岸的美国银行业日子也举步维艰。随着10月底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三季度财报的陆续出炉,高盛净亏损4.28亿美元,成为该行1999年上市以来的第二次亏损。美国银行则实现利润62亿美元,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也都实现超预期盈利。但这些都主要得益于信贷估值调整的一次性收入,金融”寒冬“中的华尔街巨头们仍将面临着严峻挑战。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其实当欧洲出现我们说的二次探底的可能的话,美国出现二次探底,过去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在可能要转化成现实的可能性了,因为美国人克服经济周期和技术周期脱节以后的能力和欧洲差不多,不恩那个认为美国人是神人,所以我想,那么,当欧洲银行出现评级问题的时候,美国银行出现评级的下调,这种现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美国决策层、学术界、媒体和企业界这四个最活跃的团队在解决几个深层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他们自己本身智慧平均数的能力综合起来看,很低,他和我们差不多。
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疲软压低了贷款需求,低利率更是让投资回报压力加剧,市场弥漫着浓重的风险厌恶情绪和反银行情绪。随着此次G20峰会新监管条例,以及美国国内监管措施的出台,美国银行业未来将出现怎样的走势?欧债危机之外,美国银行业的问题能否引起G20戛纳峰会的关注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监管的趋严可能会对银行业短期的业务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他是最直接的吗。这个当然银行自身的的话,一方面他银行确实是有抵触的情绪,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听到一些国际的银行业抱怨,现在风险其实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因为在趋资本化的趋杠杆化的去掉了你还要让我们把资本提那么高干什么,有不同的这种意见,但是他这个趋势现在这么已经定了,在未来的一段比较短的时间之内银行这种整体的利润率比以前降低这是很正常的。
峰会后的银行发展之路
目前,G20正在考虑把IMF资金规模扩大一倍的时间提前。在此前这一设想是预计在2012年将放贷规模扩大到7500亿美元。相比新兴市场国家较为积极地支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3500亿美元,增强对欧债危机的救助能力;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却坚决表示反对。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IMF目前拥有3800亿美元资金,这一金额已经非常充足。此项计划能否在G20戛纳峰会上讨论通过,形势却不容乐观。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刚:现在是搞不清楚血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最开始是解决血浆的问题,我们始终还是面临手术的问题,欧洲现在有没有好的大夫能做这个手术,或者说你刚把这个做得很好,欧洲现在面对着的是一堆人,一堆捆在一起的,大家各有各的需求的的人,有的人承受能力强,有的人承受能力差,怎么样去,需要一个很高超的,也是很复杂的改革的过程,我想欧洲做起来恐怕是有点难的。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欧洲的问题和美国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经济周期的过去70年间和技术发明周期共正偶合以后出现离散像两个方向走的时候那个就麻烦,这个过程虽然对每个国家都是同时到来的,但是对成熟经济和发展中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考虑欧洲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注意,技术和经济周期的共进问题,而不是仅仅靠人家,到底是你的主权债务出现了问题、劳保福利出现了问题,我要增加就业问题,光仅仅依靠经济的问题,我觉得经济学家的眼界这一次应该放宽的。
当一个金融市场开始持续动荡,危机不断扩散、并且不可修复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是否是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金融业始终是依附于实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拥有长期竞争力的依然是坚实的实体经济活力。
完善全球金融体系,通过注资缓解主权债务危机、解决银行流动性难题,这些都仅仅是治标之策。G20峰会后的欧美银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终将也只能是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好转来实现重生。
好的,感谢收看本期上市公司风云录,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登陆新华08网站。www.xinhua08.com。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