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前8月农民现金收入再创新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8:16 来源: 商务部网站![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金秋时节,从“郑和故里”晋宁再传喜讯:该县农民收入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11年头8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六成多,再创历史新高。 晋宁县因境内蕴藏丰富的高品位磷矿,成为享誉天下的“中国磷都”。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为了保护滇池,该县虽独具资源禀赋,却发展缓慢。人们描述晋宁是“农业大县、资源富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生态差县”,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占全县总人口近80%的农民收入多年徘徊不前,农民增收难题成为历任县领导的心头之痛、心头之忧。 近年来,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每任县领导都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造农业支柱产业作为要务抓紧抓好。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并坚持“12345”的发展战略,即: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建设;打造中国磷都、郑和故里、古滇文化三个品牌;突出磷化工产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光学仪器机械加工业为大支柱产业;实现开放晋宁、文化晋宁、生态晋宁、和谐晋宁、小康晋宁五大目标;抓好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六项措施。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5年内,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0.1%,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4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0年排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第13位,比排名靠后的2007年上升了16位,令人欣喜的是可持续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二位,发展前景看好。 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晋宁县结合新昆明的建设、城市化南进步伐加快、滇池治理加力、滇中一体化等实际,下大工夫狠抓工业化农业、城市化农村、市民化农民工作,奋力开发城郊型农业,用花卉、蔬菜、奶牛等新型支柱产业,替代传统的粮食、烤烟、林果等传统产业,经济价值高的花卉迅速发展到5万亩,蔬菜种植超过20万亩,粮烟种植面积不断降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晋宁抓住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的机遇,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集约用好土地、房屋等资源,促进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正是缘于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地发力解决“三农”问题,2010年,晋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76元,比上年增长20%;今年头8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12元,同比增长61.78%,增幅跃居昆明市、云南省的前列,刷新了自1984年国家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制度以来,晋宁县农民收入的最高历史纪录。县域内银行存款余额达95亿元,比5年前净增55亿元,增幅达140%。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从总理到乡长,各级干部都揪心的大事,晋宁有此成绩来之不易。随着秋收的到来,粮烟果等传统产业丰收在望。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创造了机遇,农民增收渠道普遍增多。虽然未到年底,农民现金收入不全等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但可以预测今年全县农民纯收入不会低,因为我们已经驶入农民迅速增收的快车道……”县长岳为民既保留余地又信心百倍地分析。 “我们正全力夯实发展的基础,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和尽快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不断争先进位,让全县人民更加富裕和幸福!”县委书记蔡德生、县长岳为民态度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