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国: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9: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十三讲专题讲座,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吴邦国委员长主持讲座。
主讲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从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等三方面作了深入讲解。
以下为讲座全文: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单位:亿美元;%
国家
2009年
2010年
GDP值
占世界份额
GDP值
占世界份额
美国
148000
25.6
145824
23.1
欧盟
164137
28.3
162822
25.9
金砖五国
92931
16.0
115387
18.3
日本
59194
10.2
54978
8.7
中国
51808
8.9
58786
9.3
资料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1 July 2011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化的发展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西方大国感受到竞争压力,推动全球化意愿有所下降。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关税削减、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之一,因谈判受阻,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导致全球化进程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全球化的大趋势仍不会逆转。
(三)世界经济再平衡未见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话题。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于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大力倡导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理念,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再平衡的认识则有所不同。发达国家认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大规模的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剧增,而国内消费不足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认为,造成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元的过度泛滥、金融市场发展的失控、商品市场的不平衡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的失衡状态仍未见改善,解决世界经济失衡的体制机制仍未形成,解决失衡的方法难以达成共识。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有三个关键点:一是需要解决金融运行机制和金融监管的矛盾;二是取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否迅速启动并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三是要看能否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情况看,这三个关键点还难以得到突破,且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结构的重塑、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等仍难以改观。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再平衡是国际社会努力的方向,但世界经济的失衡现象将长期存在。
(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从产品延伸到产业,从贸易政策发展到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是造成贸易摩擦激增的根本原因,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目前发达国家为推动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如放任本币贬值,逼迫顺差国汇率升值、企图征收碳关税等。一些国家还进一步通过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致使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已明确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但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第九次报告显示,从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以来,已有194项保护主义措施被实施,其中,二十国集团国家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155项,约占80%。危机后美欧等国发展战略有所改变,开始更加注重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其出口振兴计划在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将加大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限制。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五)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仍处于磨合之中
金融危机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发生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有所下降。二十国集团作为对全球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其作用为国际社会所期待。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二十国集团国家共同协调经济政策,对推动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好转及各国复苏程度的不同,二十国集团经济协调的难度加大,各国参与二十国集团的意愿也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平衡及治理方面的矛盾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经济组织均属于二战后形成的框架体系,且主要由欧美主导。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未来全球化治理结构和推进方式将面临重大变革。一方面是要解决原有的世界经济三大机构的改革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通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协调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并使债务危机的隐患迅速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2011年首次突破100%,到2016年进一步上升到107%,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达到112%、86%和250%。此外,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也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及201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2.8%和2.9%;欧洲为1.4%和2.0%,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发达国家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当前,新的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虽已在酝酿,但暂时仍没有突破迹象,尤其是引领世界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仍未出现,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仍有待进一步培育,全球经济仍处于寻求新的转型和稳定增长过程中。
二、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贸易多边体制,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然中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对外贸易稳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贸易大国地位稳步确立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贸易小国逐渐成长为贸易大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在不断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同时也获得了贸易伙伴相应的市场开放。2001-2010年,中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097亿美元扩大至2.97万亿美元,共计增长4.8倍,年均增长21.6%,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由4%升至9.7%。其中,出口由2660亿美元增至1.6万亿美元,增长了4.9倍,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由4.3%升至10.4%;进口由2436亿美元增至1.4万亿美元,增长了4.7倍。2009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及地位已经不容忽视。
表二 2001-2010年中国贸易规模占世界市场份额变化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
出口
金额
比重%
位次
金额
比重%
位次
2001
5097
4.0
6
2660
4.3
6
2002
6208
4.7
5
3256
5.0
5
2003
8510
5.5
4
4382
5.8
4
2004
11546
6.2
3
5933
6.4
3
2007
21738
7.7
3
12179
8.8
2
2008
25616
8.1
2
14286
8.9
2
2009
22073
8.9
2
12017
9.7
1
2010
29728
9.7
2
15778
10.4
1
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计算
(责任编辑:编辑一)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轻纺产品成为主要出口产品。90年代,中国实现了由轻纺产品出口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致使劳动力的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显著提升。2008年,我国工业品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2001年至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从1188亿美元增长到9334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年均增速达到25.7%,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从3.9%提高到13.8%;纺织服装类产品的比重则由20.1%降至13.1%,虽比例下降,但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纺织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上升,竞争力评价指数皆达到102.0。
表三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单位:亿美元,%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高新技术产品
纺织服装类产品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2001
263
9.9
2398
90.1
465
17.5
534
20.1
2002
285
8.8
2971
91.2
679
20.8
618
19.0
2003
348
7.9
4036
92.1
1103
25.2
789
18.0
2004
406
6.8
5528
93.2
1655
27.9
951
16.0
2005
493
6.4
7130
93.6
2183
28.6
1150
15.1
2006
529
5.5
9161
94.5
2815
29.1
1440
14.9
2007
615
6.0
11565
94.1
3478
28.5
1712
14.0
2008
778
5.5
13507
94.6
4156
29.1
1852
12.9
2009
631
5.3
11386
94.8
3769
31.4
1670
10.6
2010
817
5.2
14962
94.8
4924
31.2
2065
13.1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四 2009年中国部分优势行业国际竞争力
国民经济行业
市场占有率(%)
显性指数
(RCA)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出口比重指数(%)
竞争力
评价指数
农、林、牧、渔业
3.95
0.37
-0.53
20.19
0.93
99.26
采矿业
1.21
0.11
-0.91
-8.17
0.72
99.09
制造业
12.42
1.15
0.20
5.09
96.49
101.56
纺织业
31.55
2.92
0.64
6.98
5.55
102.83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32.73
3.03
0.79
7.13
3.31
103.26
家具制造业
27.09
2.51
0.92
12.79
2.55
103.80
金属制品业
16.62
1.54
0.66
-4.32
3.50
102.1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49
1.71
0.39
4.17
8.65
102.0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
24.31
2.25
0.20
5.61
28.75
102.43
注: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TC>0,表示该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竞争力评价指数国际平均值为100,高于100表示竞争力较高。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杂志”,2010年10月。
3、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外贸易效益明显提升
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发展、各有侧重的格局。外资企业以出口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为主,国有企业以出口部分高端制造业和大型机电产品为主,民营企业则多数以出口轻纺和日用品为主。在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生力军。2001年,三大经营主体进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2.5%、50.8%及6.6%,而2010年则分别为20.9%、53.8%及25.3%,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作用明显上升。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自主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明显有所改变。通过利用外商投资,引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由2001年的1.57上升为2010年的1.78,表明加工贸易创汇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贸易创造效应增强。
4、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市场结构趋向多元
中国目前已同世界各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经济体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第二大、美国和印度第三大、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大幅上升。与东盟贸易所占比重提高到9.8%,与“金砖五国”贸易所占比重提高到6.9%。2010年,对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进出口贸易皆呈上升趋势。与贸易伙伴往来的增加,也给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提供了更多机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实力和能力。
5、顺差规模有所减少,贸易平衡逐渐改善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生产配套能力较强,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因而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制造业投资基地。1990年以来,随着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工业制成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中国对外贸易由总体逆差转变为顺差。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2986亿美元历史高点。此后顺差逐渐收窄。2009年和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分别为1961亿美元和1831亿美元,比2008年分别下降34.4%和38.6%。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出口总值之比为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在全球贸易差额最大的10个国家中,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中下水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源于美国、欧盟等终端消费市场,而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品生产国的贸易则长期为逆差。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体现,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图一 1990至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图二 2001-2010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顺差及逆差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责任编辑:编辑一)
(责任编辑:编辑一)
(责任编辑:编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