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杨元庆接替柳传志任联想董事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0:40 来源: 上海商报

  

  联想超越戴尔跻身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

  商报记者金琳

  在宣布其2011财年第二季度取得创纪录的全球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后,联想集团昨日同时宣布其创始人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柳传志曾在2009年2月重返联想集团董事长职位,帮助公司渡过经济低迷时期并成功扭转局面。未来,他的主要精力将专注于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的业务,通过购建新的核心运营资产,推动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上市,并实现其更大的跨越式发展。

  柳传志2009年临危上阵

  2009年对于联想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联想集团发布的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净亏损达9700万美元。联想集团三季度的财报业绩是联想集团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此前数据显示,联想集团在第二财季业绩已经大幅下滑70%,净利润为2300万美元。柳传志当时表示,“作为联想的创始人,联想就是我的命,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联想宣布,创始人柳传志重新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取代阿梅里奥,担任首席执行官(CEO)。

  当时就有业内分析师预测,柳传志和杨元庆的临危上阵,应该是联想集团应对危机的短期救火行为,一旦经济危机结束,领导班子就会调整。

  联想二季报“业绩突出”

  昨天,联想集团重新交出了一份喜人的业绩答卷,柳传志的退出可以说是功成身退。联想集团刚刚公布2011-2012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第二财季实现销售额77.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1.45亿美元,同比增长88.9%。

  柳传志说,“不仅是业绩突出,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重塑。说到做到和倡导主人翁精神的全球文化已经在公司内牢牢扎根;一个坚实的、国际化的核心管理团队已经形成。”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联想集团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在中国排名第一。

  三次挑战成就“杨柳配”

  在联想的职业生涯中,柳传志迎接了三次重要挑战,在他看来,这三次挑战既是联想的成长史,也是杨元庆的成长史。

  1990年第一次挑战是1990年代初PC行业开放,国家取消批文,很多外国品牌涌入,对孱弱的本土PC造成了很大冲击。“犹如巨轮和舢板之比。”柳传志说。在挑战面前,1994年,联想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选择了29岁的杨元庆作为管理者。他对这个阶段杨元庆的评价是,“杨元庆可以独当一面”。

  第二次挑战是2000年初戴尔大力发展中国市场,它创新的业务模式给联想造成很大冲击,业界一边倒地质疑联想的生存空间,联想跟戴尔苦斗三年,两次失败。2004年之后,联想创造了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双业务模式,一年之后联想在这场角逐中获得胜利。这时候柳传志对杨元庆的评价是,杨是“经验丰富、善于带兵的统帅”。

  2005年并购IBM PC是第三次挑战,柳传志说并购之前,联想做了很多认真地分析,包括IBM为什么要卖PC,联想为什么能做好PC,对很多情况都一一做了预案,事后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

  在收购IBM PC之后,他曾和杨元庆有过“五年之约”:五年之后,由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这家跨国公司里担任CEO。柳传志曾表示:“所谓中国人来管理,我希望的是一把手,第一把手是企业的一个方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