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企业困局之一:“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3: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小企业正遭遇生存和成长的困境,这一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关注。据工信部公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介绍,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任务重,压力大。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四方面。本网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力求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四方面着手,梳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本文是从资金方面来解读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温州中小企业经营困境的出现,老板跑路、企业倒闭,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风口浪尖。今年以来,由于宏观政策紧缩、银根收紧,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雪上加霜。《“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可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透露,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税收占54%,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提供了全国60%的发明专业,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中小企业劳苦功高,但其融资环境却不容乐观。从4月份开始,浙江就有中小企业老板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债务而选择跑路。一时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被推上台前,而中小企业各种问题的根源也被归结为“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由此衍生的民间借贷高发问题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银行也出台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帮扶力度。一些专家表示,在进一步发挥正规金融力量的同时,规范民间借贷,导向阳光操作,实现体制内、体制外两种金融力量优势互补、合力解困,应成为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向所在。
落实好“财金九条”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意义重大
不久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制定了九条政策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该项政策从金融和财税两个方面入手,扶持小微企业。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务院采取了六项具体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如对达到要求的小型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提出了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非银行工具和渠道等等,这些政策对于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了减税政策,包括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印花税的减免等,这些政策将实实在在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中小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
如何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最为最突出的因素有三个,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第二银行组织体系、产品供给不适配,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对不上。第三个就是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资金运用情况并不好。自身基础管理工作做不好,当然跟金融机构在对接的时候有很多的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曾表示,市场准入、税负过重、融资困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呼声较高的问题,但其中呼声最高的,还是“融资难”问题。不过,“看问题不要走极端,中小企业贷款难,并非都是银行的过错。”李子彬指出,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分布在各行各业,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多种多样,银行不可能把所有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全包下来。另外,那种企业管理不规范、信用不好、做假账的企业,银行也肯定不会给它贷款。
因此李子彬建议,政府要引导和监督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品牌,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多渠道融资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危机,越做越强,越发展越好。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在日前举办的某论坛上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题,政府不但要推进改革做好加法,还要减少干预做好减法。通过推进改革,完善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从而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这是想办法做加法。另外一方面政府则要改变其干预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减法。比如中央银行提出来要利率市场化,只有价格弄对,资本、资源的配置才能够有效。比如对于中小企业信贷,政府就不要对信贷做微观干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融资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rz/index.shtml)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