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政策松动有待兑现 A股不惧“跟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8:46 来源: 新华08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在经过数日反弹之后,随着外围市场再度转入调整期, 昨日A股也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A股反弹是否会随外围市场动荡而结束呢?分析人士认为,本轮A股反弹的成行,是欧债危机解决方案出现、内部宽松政策预期显现等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目前,A股可能借外围利空出现较大调整,但这可能也会给A股带来又一个建仓期。

  政策松动预期会否兑现

  本轮A股反弹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基于投资者对政策放松的预期,目前这种预期还未兑现。现在的问题是政策放松预期究竟会不会兑现。

  从M2的情况来看,9月份M2的同比增速是13%,按照以往的经验,M2的增速一般等于名义GDP上浮3-4个百分点点。目前,我们的GDP增速达到9% 以上,名义GDP则达15%左右,若再加上3个点,就达18%。这其中的货币缺口就有5个百分点。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1的增速已经下降到2008年10月的水平,可以说货币政策已经发挥到极致。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下降必定会发生,而10月PMI指数下滑也证明了这点。

  从CPI与 PPI的走势来看,9月份CPI降至6.1%,PPI降至了6.52%,从趋势上看,PPI下跌的力度要比CPI大。按照此趋势发展,PPI与CPI出现死叉的情况可能会在10月份出现。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两个指标死叉往往对应着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这一切又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准备金下调只是补充货币缺口的需要。

  当然,所有这些都指向货币政策出现放松预期,但并不代表政策就会真正放松。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困局是,存量货币基数太 大,M2已经达到78.7万亿的水平,这几乎相当于GDP总量的两倍。若按年18%的速度增长,10年之后,M2的总量将达408万亿元。如果经济效率与 现在保持一样,就意味着10年后GDP总量可达204万亿元,按现在的汇率计算,届时中国的GDP将达32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美国GDP总量的两倍多。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似乎并不大,这就意味着,中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M2的低增长,同时提高经济效率;二是保持M2的高增长,同时容忍通货膨胀。如何抉择,一切都掌握在决策者手中。或许先保增长,再控通胀,这意味着股市可能会产生一轮中期行情,但时间周期不会太长。

  外围波动边际影响递减

  本周四,A股的冲高回落,很大程度上与外围市场的动荡有关。其实,这已经不是太大问题,欧债危机早已提前反应,市场的杀跌只是情绪的短期宣泄。

  有分析人士认为,希腊债务危机最终的解决方式不是欧元区救助基金,而是将希腊踢出欧元区。而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改变其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历史上看,在优越社会制度框架下,社会的创造力会下降,社会生产力水平会下降,经济发展会受到限制,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危机总是挥之不去的原因。而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又容易陷入”棘轮效应“,好日子过惯了,就不愿意过苦日子。因此,欧元区要走出债务危机阴影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些问题对A股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当欧元区陷入长时间经济停顿的时候,国内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下降和经济下滑的局面。而此时,刺激经济、保增长又会有较好的条件。 往往在这个时候股市会迎来趋势性上涨的机会。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欧元区危机对A股并不一定是坏事,A股随之调整反而可能是建仓良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CPI真正下降到一定水平,物价压力不再,政策面就会迎来真正的放松。

  此外,有私募人士指出,近期A股市场上热点纷呈,经过一番热炒之后,市场也需要冷静。但从引发这些热点暴炒的政策动向来看,行情可能还远未结束,借外围市场不稳之机调整,并不意味着市场反弹行情结束,当前调整反而是建仓的良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