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搞定姐走红网络 网友热议行车安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0: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一段 《黑丝搞定姐铁砂掌HOLD住撞车现场》的 视频在网络上疯狂扩散,被人称为搞定姐的前车车主,不仅没有为溜车引起的追尾事故负责,还在现场上演了一出讹钱闹剧,丑态尽显,因而一夜爆红,引发网络热议,要不是后车安装了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恐怕真相就要石沉大海,永不见天日了。

  从事故本身来讲,因为溜车或未确认车后安全倒车诱发事故的,前车承担全部责任,这点 没有任何异议。女车主之所以咄咄逼人,百般狡辩,在声势上压倒,无非是想推卸责任,将溜车事实扭曲成追尾事故。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找不到目击证人,交警也没能及时赶到现场,在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责任认定难度非常大,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各执一词,交警判定责任对半,这对于被撞车主非常不公平,钻了法律的漏洞,更是道德缺失的体现。

  都说现在开车不容易,一幕又一幕现代版“农夫和蛇”故事的出现,挑战的是不仅是大众的忍耐度,更是道德的底线。天津许云鹤热心助人搀扶横跨高栏跌倒的老人,却反被老人讹成交通肇事者,被要求巨额赔偿,而南京大巴司机热心搀扶骑三轮车跌倒老太,也被讹成交通肇事者,只是由于大巴车上装有行车记录仪,才还了司机一个清白,反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法律同情弱者本没错,但不能把机动车主直接定义为强者,甚至是过错方,这未免显得太不公平, 更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

  新交通法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什么故意,怎么界定故意,在法律上本来就很模糊,这让“职业碰瓷”者更加有恃无恐,而齐齐汽车用品网上行车记录仪的悄然热销,折射出的就是开车者的无奈,对道德失去信任,以这种方式求得自保。

  遇到搞定姐算是幸运的,反正保险公司最后买单,仅仅浪费时间罢了,但如果遇到王老太、李老太、张太太呢? 不敢搀扶已经成为道德“潜规则”。有句话说的好:做好事有风险,学雷锋需谨慎。对于开车者来说,行车记录仪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