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力保投资者收回本金避开“黑天鹅”保证不“呛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3:35 来源: 新闻晚报新华社记者 桑彤、潘清 制图 刘京
身为首只QDII基金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在收到逾4700万美元“和解所得”后,进入清算和财产分配环节,确保投资者按基金初始发售的面值收回本金。自此,我国首只以“探路者”身份出海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宣告平稳收官。
基金合同到期终止保本收官
2006年11月2日,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正式成立,掀开了国内基金投资海外市场的大幕。在首个投资保本周期内的2008年9月,华安国际配置QDII基金突遭雷曼倒闭事件,在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第一个投资保本周期于2011年11月自然到期后,鉴于雷曼欧洲及其关联公司相继破产,结构性保本票据的结构已经被破坏,基金已无法再留在原来的结构中进行正常的运作。因此,华安基金提出了终止该基金不转入下一投资周期。
以雷曼欧洲向华安国际配置QDII基金支付的“和解款项”及已经成功回收的结构性保本票据下的收益性资产进行计算,该基金的每份净值预计可达0.98美元。这也是众人关注的华安与雷曼欧洲诉讼案的最终结果。
若按照原始面值1美元返还给持有人,则意味着华安基金将对每份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支出0.02美元给基金持有人。按目前份额约9700万份测算,华安基金需要自掏腰包约1900万元。
相比于其他类似事件的处理结果,华安国际配置QDII基金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结果。据了解,香港迷你债的清偿率在90%以上的比例仅为4%。尽管香港迷你债券的发行银行也会给客户一定的特惠安排,即便如此,客户可收回的投资本金金额也在85.7%至96.5%之间。而在全球市场,相关产品的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构筑“桥头堡”破解“顽症”
事实上,QDII基金出海的5年里,海外金融市场不仅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还经历了欧债危机、美国主权评级下调等诸多重大事件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QDII基金的运作面临着巨大考验,不少QDII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投资本金能得以“全身而退”实属不易。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第一只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试点为中国基金投资走向海外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于QDII制度的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就分析指出,虽然此次事件是雷曼破产这一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引发的,但也说明该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在产品投资上过度依赖于外方投资顾问,所投资的产品也过多地依赖于单一机构设计的产品。雷曼欧洲正是华安国际配置的境外投资顾问。
自华安QDII事件发生后,QDII基金“单飞”的情况开始出现。 2009年2月,工银瑞信全球配置与瑞士信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解除合作协议,成为了基金业第一只“吃螃蟹”的公司。此后,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华宝兴业中国成长、华夏全球精选,加上今年的海富通海外精选、银华全球均与外方投资顾问“分手”,“单飞”的QDII基金累计已达7只。不仅如此,新成立的QDII基金基本都不再聘请外方投资顾问,选择 “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