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众专家金博会舌战三热点:调控、汇率、资本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5 13: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为期4天(11月3日-6日)的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进行。在4日召开的2011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之中国金融产业年度峰会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并纷纷发表主题演讲。小编特将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加以分类和汇总,与网友一同分享。

  众专家把脉宏观经济调控

  

  赖小民:宏观调控应适当放开一些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表示,宏观调控完全必要,应该加大力度,否则中国资产泡沫、经济金融会出问题。赖小民认为,宏观调控政策不能绷得过紧,要增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应该适当放开一些。

  赖小民分析,因为现在资金面很紧张,中国经济已经连续30多年保持9%以上的高位运行,现在让它降下来问题会很多。如果经济增长低于7%-8%,工资开起来都很困难,根据中国国情还是要保持经济适当的增长。赖小民认为,宏观政策有必要调整。[详细]

  张云:市政债或成政府融资支柱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在谈到地方政府发债问题时表示,发行市政债券为基础设施融资是最为重要的市场融资手段。他介绍,从国外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行市政债券为基础设施融资都是最为重要的市场融资手段。

  张云指出,地方政府债的发行需要在发债规模、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偿债机制方面给予规范和完善。

  李稻葵:货币政策应以稳定为主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指出,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将进一步放缓至8.5%,今年预计为9.2%。他个人建议货币方面以稳定为主。他指出,宏观政策态势应基本稳定,而不是大规模调整。“我个人作为学者的建议是,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方面以稳定为主,在稳定的大前提下不断去观测、监测欧洲发展的情况,不断监测美国,也包括巴西、印度,这些国家是我们目前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源,不断观测它们的发展进行一些微调。”李稻葵说。

  李稻葵还指出,目前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条件成熟,应加快利率市场化。同时,亦需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和资本项下自由兑换。面对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李稻葵反而认为较容易解决,并指出欧洲未来6个月应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他还表示,欧洲必须提出可行方案,中国和其它金砖国家才可投资。[详细]

  宋宇:财税和货币政策已向更宽松方向发展

  

  高华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已经朝着更宽松的方向发展。他认为,中国在过去半年经过比较强有力的政策紧缩以后,出现了一些调整的情况。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已经开始净注入资金,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也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宋宇表示,对下一步政策预期、贷款额度限制倾向于变得更为宽松。到底要变得多宽松,要根据外需以及外汇流入变化的情况而定。除了出口贸易相关的流入以外,还有其他的外汇流入。如果外汇流入保持在9月份2000多亿的水平,现在看起来还没必要下调存款准备金,如果下一步下降得比较多,就需要给银行供给更多的流动性。

  姚景源: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现新情况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现新情况。他表示,投资方面,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新情况,新开工的项目数量出现负增长,这就意味着下一阶段在建和续建的投资规模要减小。出口方面,姚景源认为,中国出口这驾“马车”从去年到现在受到内外夹击,内是成本上升,劳工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外就遇到人民币汇率升值,又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消费方面,我国的消费结构像衣食住行方面升级过快,不得不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对三驾“马车”都出现放缓的趋势,姚景源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经济由政策刺激的增长转为一种常态,就是要让经济内生的力量支撑经济增长

  众专家热议人民币汇率

  

  向松祚: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系伪命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称,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我们很难算出一个所谓的清楚汇率,比如欧元和美元的汇率一会儿是1.1,一会儿又是1.2,一会儿又达到1.6。这种汇率计算的水平在哪里?如果把汇率固定,那么其他的信息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水平都要围绕这个利率来进行调节的。向松祚解释称,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央行在内发布的报告称现在人民币汇率达到某个水平,意在希望人民币不要再大幅度的升值。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向松祚认为,今年我国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发生了逆转,也就是说出口的增速开始低于进口的增速,贸易顺差在快速的舒展,根据商务部的判断今年我国的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不存在大幅度升值的空间。

  谭雅玲: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或现双边走势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将平稳,明年可能走出双边走势,甚至有可能贬值。

  谭雅玲在接受专访中指出,从货币整体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如果忽略了“弊”,将会形成很大风险。谭雅玲预估,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可能走出双边走势,未来将走平,甚至不排除贬值的可能。

  宋敏:人民币国际化可从外部突破

  

  北京大学金融系主任宋敏表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国内金融改革步伐滞后。由于滞后原因很复杂,要改动利率自由化或者让汇率更快浮动是很难做的一件事。因此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也许从外部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在国外市场形成人民币市场化机制,可以反过来倒逼国内人民币改革。

  他同时解释了之所以说人民币离岸对内地有风险,、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挑战、。国内货币紧缩,要升息,而市场决定了香港人民币利率比较低,二者间存在利差,利差会促发套利行动。

  众专家解读资本市场

  

  熊焰:金融资产流动才能倒逼银行转型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表示,我国绝大多数的金融资产整个生命周期中基本没有流动性的制度安排,以信贷为代表的大量的金融资产不能流动,缺失了一个倒逼银行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力量。

  熊焰表示,以信贷为代表的大量的金融资产不能流动,缺失了一个倒逼银行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力量。目前中国的银行都还在比规模、比增量、比存量,但是缺少收益率的比拼。现在中国银行普遍采取思路的还是要想扩大规模就增加核心资本,单纯进行规模扩张。但现在主要的银行都成为上市公司,这种模式已经走到尽头,金融资产要考虑到合理的流动。除信贷之外,还包括信托、理财、保险管理资产等在内的中国主要的金融品种,实际上都缺乏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和流动的市场机制与市场平台。

  付鹏:A股扩容意在引导市场化融资转型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表示,对于过去两三年间,A股市场IPO规模不断放大,流动总市值大幅增加,付鹏认为是政府引导融资行为转型的结果。

  过去企业过度依靠银行信贷发展,导致大量落后和过剩产能的出现,因此需要向市场化融资转型。2008年以来,A股市场不断扩容,目的是充分发挥股市的市场化融资功能,完善市场融资机制,为经济转型做好准备。付鹏认为,中国市场并不会暂停IPO,而未来新三板、国际板也可能迅速推出,“只有把市场做得足够大,IPO的规模扩张才会停下来,退板机制也会出来,到那个阶段中国股市才会大幅度地走好。”

  李梦斌:黄金牛市依旧

  

  北京中期分析师李梦斌认为,今年7月份到9月份,黄金是盈利了一大波的上涨,加上一个很深幅度的回调,是使大家认为在宏观面上,之前的欧债危机牵连出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问题太多,就导致了黄金在短期内一个暴涨。然后之后各国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就导致了黄金在短期内一个大幅的下滑。但是从技术上整体来看,黄金的价格始终在它的上涨通道之上,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来讲它上次的大跌正好是踩到了技术位,也是投资者建仓的一个好时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