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市场观察:戛纳的理智与情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16:44 来源: 新华08网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金融市场观察。今年的G20峰会于11月初在浪漫的法国海滨小城戛纳召开,这是一座以电影节著称于世的城市。一样的镁光灯、一样的电影宫、一样的大篇幅报道,而不同于电影节星光闪耀的明星大腕云集,此次汇聚戛纳的是各国首脑和政要。不同于电影节轻松愉悦的氛围,此次峰会却是阴霾笼罩。欧债危机的发展像一部电影一样悬念频出,让人目不暇接,而希腊以其全民公投的峰回路转,被媒体冠以本届戛纳峰会上”最佳编剧奖“。

  此次G20峰会的会址选在了戛纳的电影宫。著名的电影宫红地毯被换成了绿地毯。无论在尼斯机场,还是在戛纳城里,到处可见醒目的标语牌——”戛纳将改写历史“。无疑,这次会议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等多重重要背景下举行的,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地时间11月3日中午,本次峰会的东道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雨后的戛纳,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举行了欢迎仪式。

  而就在此时,希腊国内还是争吵不断,关于总理帕潘德里欧是否辞职以及对欧盟救助方案的全民公投是否还要举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消息。

  希腊公投抢镜G20峰会

  显然,欧债危机的始发地和漩涡中心——希腊成为了这次峰会焦点中的焦点。法国女艺术家洛朗丝·延克尔为峰会精心设计了一组糖果雕塑,其外表被包装成二十国集团各成员的旗帜,而希腊国旗”包裹“的糖果被放在了正对新闻中心的地方。这个曾经盛产神话的国家,如今给G20峰会平添了诸多戏剧性。

  在本届G20峰会开幕前三天,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10月31日晚突然宣布,该国将就欧盟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方案举行全民公决,同时将就此在议会进行信任投票。

  此前欧元区领导人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欧洲银行业将把持有的希腊国债进行50%的减记。如果这一方案得以实施,到2020年希腊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降至120%。希腊还将获得新一轮总额1300亿欧元的援助。但作为交换,希腊将进行一系列的财政紧缩和改革。事实上,为摆脱债务危机,希腊政府2009年以来推出了以增税、裁员、减薪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轮紧缩措施,这也是希腊获得欧元区国家救援贷款的先决条件。正是这些措施触动了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紧缩方案在国内受到反对党和许多民众的强烈反对,帕潘德里欧及其领导的政府支持率也大幅跳水。

  在接受外援和获得民意支持之间,帕潘德里欧犹豫不决,他的这场政治赌博引来了德法两国的强烈不满,让华尔街交易员们措手不及。

  欧盟理事会主席 范龙佩:希腊举行全民公投的动议造成很大混乱,我希望它此刻就被取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成员国和欧盟层面上重启我们的解决方案。

  11月2日,德国、法国、还有欧盟其他国家、欧洲央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人紧急召开特别首脑会议,与希腊领导人就救助方案进行磋商。默克尔和萨科齐向帕潘德里欧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遵守救助方案达成的协议,要么退出欧元区。当天,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被迫撤消了发行30亿欧元债务的做法,并且暂停了对希腊的国际贷款援助。希腊的公投决定伤了所有欧盟国家领导人的心,毕竟,在此前的两轮欧盟峰会上,他们竭尽全力促成了救助方案的出炉。

  古希腊风格的法兰克福老歌剧院音乐厅,在夜幕柔和的灯光中散发出温馨的气息。而在音乐厅内部,默克尔、萨科齐、拉加德、巴罗佐、范龙佩,这些欧元区的决策者们正面对一场欧元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危机。

  40分钟后,会议结束,欧元区官员们面对等待多时的媒体,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匆匆地离开了会场。

  作为为弥合欧盟峰会分歧而召开的欧盟非正式会议就在这样的沉默中结束。在场的所有人都预感到分歧仍然存在,欧盟留给大家的最终可能依然是失望。

  10月26日,欧盟二次峰会在”欧洲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此次磋商十分艰苦,伴随着种种争辩,已过午夜,紧张商讨仍在进行。经过近10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直到凌晨两点,欧元区就债务问题达成终极协议。

  会议结束后,萨科齐向外界宣告,欧元区已经找到了全面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可持续性方案。但萨科齐在接受电视直播采访时表示,在2001年允许希腊加入欧元区是个错误的决定,称希腊的经济条件并不具备加入欧元区的能力。

  法国总统萨科齐:”我直说了吧,这是个错误。希腊加入欧元区时经济数据不实,没有做好与其他国家组成货币联盟的准备。我相信我们正在为这个在2001年做出的错误决定付出代价。“

  和萨科齐一样,经过10个小时的谈判,默克尔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说,对峰会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这位曾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欧洲”女管家“的总理,这一次被认为是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她不仅迫使法国总统萨科齐同意将欧洲救援资金作为最后手段,而且说服了欧洲银行业重新回到谈判桌,将持有的希腊国债进行减记,甚至还让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进一步削减国内赤字。

  事实上,默克尔的胜利来之不易。回望欧债危机蔓延的这两年,如何在在纾解国内选民抵触情绪,和保卫欧元之间寻找平衡,对默克尔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就在今年8月,默克尔曾面临执政近六年来的最大考验——基民盟的支持率降到了30%,德国民众认为默克尔在处理欧元区不断恶化的主权债务危机上日益显现的捉襟见肘——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试图讨好各方,却无法找到一条解决实质问题的途径。

  德国社民党领导人施泰因迈尔:”默克尔女士和朔伊布勒先生,有意回避债务危机的严重性,对议会不够坦诚公开而这有损对现任政府仅有的信任。“

  德国左翼党主席恩斯特:”政府没有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政府能不能对工资和退休金(不缩水)做出保证,以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工资和退休金不会出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那样的状况。“

  面对质疑,”铁娘子“发布讲话强力回击。

  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要认为欧洲接下来50年的和平与繁荣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也并非如此。所以我要说,欧元失败就意味着欧洲失败,这是不允许的!“

  当法国人和德国人本打算以”胜利者“的姿态,前往G20会场推介欧洲救助方案时,我们前面提到的戏剧性的转折就发生了。希腊对救助方案的公投决定让萨科齐和默克尔挂在脸上的微笑还没来得及收回,便僵住了。这一决定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将刚刚通过艰难谈判才达成的拯救欧元方案炸得粉碎。此时,距离G20戛纳峰会开幕仅有48个小时了。欧债问题最终将以怎样的方案得以解决,成了G20上最大的悬念。

  

  金砖国家难当救火员

  11月3日和4日这两天,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的长枪短炮不仅对准了深陷欧债泥潭的欧元区首脑,拥有4.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金砖国能否充当救火员也成为此次峰会的一大悬念。欧洲人在戛纳翘首以盼,等待着”救火队员“的到来。

  戛纳峰会的第一天,金砖国家领导人就进行了一次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等就金砖国家合作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讲话。他说,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洲经济实现复苏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复苏发展。解决欧洲债务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欧洲,我们相信欧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

  除了中国,其他金砖国家也是欧洲重点公关对象,不过,欧洲人满心期望地等待得到的却是个模糊答案。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在地理上最接近欧洲,对欧盟内部裂痕似乎早有预料。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峰会前就指出,欧债危机仍然是政治问题,不完全是经济问题,欧盟可以承担。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欧债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完全是经济问题。现在欧元区问题最严重的是希腊,但是希腊经济总量只占全欧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有专家认为,欧债危机的援助规模可能达到一万亿到一万五千亿欧元。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我觉得欧盟可以承担。之所以说欧债是政治问题,是因为欧洲主要国家应该作出政治决定提供援助,这需要政治勇气。

  金砖国家中,巴西对待欧债的态度最积极。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欧盟在经济危机期间可以依靠巴西的支持。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我十分确定我不仅代表巴西,同时也表达出发展中经济体的观点:巴西已经准备好以合作的精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我们是欧盟的伙伴,欧盟可以依靠巴西的支援。

  但在看了欧盟内部上演的希腊”反转剧“后,这位来自热情国度的总统转而批评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反应迟钝。

  尽管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新兴市场,但”金砖国家“并非实质性的联盟,联合救助欧洲并不容易。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要把这种共识转化成G20成员国的实际行动,真正地有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复苏,从而实现G20目标: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

  被视为救火队员的金砖国家难以打开”钱袋子“,山姆大叔这次也自顾不暇。G20戛纳峰会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的第五次G20峰会,不过这一次,奥巴马的戏份却略显不足。

  在戛纳的倾盆大雨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空军一号率先降落。对于奥巴马来说,明年大选,成也经济,败也经济,他已经不止一次地表明,欧洲的债务危机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之一。

  3日,在与萨科齐一同召开的记者会上,奥巴马表示,在未来两天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解决目前在欧洲发生的债务危机。

  不过,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而2012年的总统大选、国内政党分歧、华尔街示威游行让奥巴马分身乏术,更悲剧的是,美国自己也有赤字过高的债务问题,指望美国人掏出真金白银援助欧洲,这个真的有点难。

  本次戛纳峰会的主题是:新世界,新思维,这似乎在表达对破解全球经济谜局的期望。其实,G20峰会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拯救者的使命。然而3年来,G20成员国内部的共识越来越少,分歧越来越多,G20峰会能否力挽狂澜,成为每一位与会者心中的疑问。

  最终,后院起火的欧洲暂时平息了希腊公投带来的波澜,帕潘德里欧决定放弃公投,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表态称:我们欢迎2011年10月26日欧洲领导人所做的,旨在恢复希腊债务可持续性,增强欧洲银行系统,构筑防火墙避免危机蔓延,铺设欧元区经济重大改革的基础,以及呼吁各方快速加以执行的相关决定。

  法国总统萨科齐:目前的局势很明显,欧元是欧洲的核心,而欧洲一体化是法国政治的核心,我们不能接受欧元区解体,因为这将意味着整个欧洲的解体。

  面对纷乱复杂的欧洲形势,短时间内很难讨论出具体的救助方案,不过,好在峰会强调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以创建特别提款权(SDR)并分配给欧元区政府等方式参与危机解决,G20同意扩充IMF资金。但是钱从哪里来?依然是个待解的谜题。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我们需要全球管理和全球合作来解决问题,现在的危机暴露出这些问题都具有全球性,因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相互依赖。

  除了对欧债问题的表态,在G20峰会的公报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重申,将致力于共同协作,重新激活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社会包容,使全球化服务于人们的需求。

  ”历史写在戛纳“,在这个旅游胜地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这也是本次主办国法国对这场峰会的期待。事实上,无论历史最终走向何方,都必须承认一点,即解决危机没有速效药,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危机的一再爆发,只能依靠全球各国协同努力,寻找到一条保证经济长期、稳健、可持续增长的道路。这绝非一次峰会抑或一纸承诺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各国真正行动起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