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揭秘针灸传入美国的故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22:38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宋芳)不久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克斯奖“的领奖台,国内中医药界为之振奋。其实这只是中医药走向世界、得到国际认可的事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针灸就得到了美国各界的追捧,现在已成为被医疗保健体系收纳、得到广大患者青睐的一种医疗手段。不久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美国针灸热传奇》一书,详细地介绍了这段历史。
讲述40年前开始的一段传奇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场持续了数年的针灸热,事情的起因是美国记者赖斯访华期间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更加深远的背景是中国的开放和尼克松访华。小小银针意外地引发了美国民众和媒体的狂热,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针灸传入美国遭遇了一系列东西方文化、医学体系和科学理念的冲突,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针灸本身的医疗价值。
针灸这门古老的中华医术,经历近40年的沉淀,如今已在西方找到了应有的位置,成为中华文化精髓传入西方的典范。然而,这段不该忘却的历史,至今在中国还鲜为人知。旅美医生李永明博士多年来收集针灸传入美国的史料,研究中美文化和医学交流历史,完成了一部近40万字的《美国针灸热传奇》,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永明在国内获中医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在美国获得生理学硕士和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受过系统中医、西医、生命科学教育,在三方面均有独立工作经验和学术成果。他多年关注中医西进,主张科学研究中医药,参与推动美国中医针灸立法,向西方介绍中医药文化。现在美国新泽西州行医,从事皮肤病理诊断和中医针灸,多年兼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基金评委,任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会长。
在美国,针灸医术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中医门类。美国针灸热从潮起到高潮、再到回归理性经历了10年左右,之后进入平稳发展。
今天,针灸在美国成为了受法律保护、被医疗保健体系收纳、得到广大患者青睐的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美国有100多所学校,培养了很多本土的针灸师,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李永明喜欢用数据说话:
――美国现有针灸师2万多人,其中具有针灸执业资格的西医师5000名左右。
――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颁布了独立的针灸法。
――美国全国性的针灸师考试制度被绝大部分州接纳。
――在美国医院中,针灸在各种需要执照的替代补充医疗方法中使用率排第一位。
――2007年有317万人接受过1762万次针灸,自费总额达8.23亿美元,平均每次花费47美元。
据美国官方统计,有4%的成年人曾接受过针灸治疗,而且大部分患者是自费,最近有统计,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尝试过针灸,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和医疗保险十分普及的今天,这使美国医学政策研究学者们有些吃惊。这个数字可能不低于中国的针灸治疗费用。
200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专门从事医疗评估研究的学者们进行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样本”针灸满意度抽样调查“,在美国各地的数千名接受过针灸治疗的患者中,认为”针灸对他们的病症有帮助“者占86%。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认为”有很大帮助“。什么样的美国人最爱针灸呢?过去几十年的多次调查结果是,针灸患者以中上等阶层、受过高等教育、欧洲裔美国女性居多。
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给中国的启示
李永明认为,美国中医界对中医针灸一直都有批评和建议,这些压力很好地促进了针灸的本土化发展。针灸刚传入美国时面临着三大障碍,一是法律障碍,二是对”针灸增加传染疾病风险“的质疑,三是进针疼痛的问题,这三大障碍在针灸传入美国的十年内都很好地解决了。现在,美国的针灸不仅实现了良性的市场化发展,而且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也不少。
通过多年调查、寻访,李永明总结出了中医针灸”西进“的五大法宝,那就是媒体公关、实用有效、立法管理、独立诊所、学术研究。
出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美国针灸热传奇》出版座谈会的陈可冀院士等专家认为,因为疗效确切,针灸在国际上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早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针灸治疗感冒、儿童近视、胃下垂、头疼、便秘、美尼尔氏综合症等43种病症,1996年又提出包括戒酒、戒毒在内的三类64种针灸适应症。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振吉教授告诉记者,纽约时报记者赖斯访华为契机兴起的美国中医针灸热,是中医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为针灸国际传播奠定了基础。针灸的传播如同”先遣队“、”示范点“,带动了中医药在西方的传播,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不论是在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国内针灸领域还在不断产生着各类科研成果,”针灸传奇还要继续传下去!“
但与此同时,国内针灸临床医疗的不景气也已经持续了多年。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医院内、外、妇、儿的分科模式限制了针灸的临床应用,针灸只能在针灸科使用。二是收费太低,抑制了医生的积极性。
从行医模式来看,针灸比较适合的行医模式是个体行医、民营医疗。李永明介绍,针灸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独立诊所的模式以及立法的基础。目前针灸90%以上都是独立诊所开展。他认为,振兴国内的针灸临床,应该改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个体的中医诊所。可参考美国的模式,先行立法,建立准入制度,试点成功后再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