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顺差尚需见实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1:01 来源: 经济参考报孙韶华
如果说在过去的十年中,进口仅仅是中国出口的“副产品”,那么现在,这个说法已经显得不合时宜。“2008年以来进口增速连年超过出口增速,去年快7.5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快5个百分点。”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法国戛纳表示。
其间,贸易规模逐年增加,贸易顺差绝对值逐年减少,2009年顺差在上年2900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缩减,为1900亿美元;2010年为1800亿美元;今年1-10月,贸易增长24%以上,顺差却减少了15%,陈德铭预计全年顺差大幅下降。
与之相伴随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也明显下降。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介绍,贸易顺差占GDP的比率从2007年的7.5%已经下降至今年的不到3%。
从数据上看,中国正在顺利地沿着“减顺差”、“促平衡”的战略路径前行。然而,如果仔细探究数据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事实上我们离那条理想的路径还有相当的距离。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间,中国的进口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内需开始出现上升。同时,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来的大量投资需求,也推动了中国对机械设备和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需求的上升。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大大影响商品价格,使进口价格达到几年来的最低点。
不过,近一年来,中国的通胀明显上升。此时进口额的大幅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进口价格的上升造成的,而进口实物量的增长率,反而不及200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与此相似,中国出口额的增长中也包含了相当的价格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平均价格上涨10.2%,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期低2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外需不振等压力使得中国的出口增长逐渐放缓,从刚结束的广交会来看,欧美需求下滑明显,业内普遍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速会继续下滑。
也就是说,目前的顺差减少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下滑、进口价格上涨。而非我们希望的“增加可以在国内直接消费的进口部分,同时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提升出口商品的品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从高位回落,同时大宗海外商购等短期刺激进口的因素不再,高增长的顺差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今年以来,数个单月的高位顺差就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的先例也已经不止一次证明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艰难和缓慢。19世纪初,美国从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转为国内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经历了20年的艰难经济状况。200年后,日本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和长达20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在此过程中,艰难地减少其对出口的依赖。
要达到理想的“减顺差”,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比如,在扩大进口上,应继续优化进口结构,增加高技术及其产品进口;降低进口费用,便利进口过程。还需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理顺商品流通体系、改善税收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缔造规模更大的服务行业。
中国出口已经开始放缓,结构调整的步伐一定要跟上。否则,减顺差,也只能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