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直击G20:提高全球平衡发展程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1:32 来源: 中国企业报

  钟启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六次峰会11月4日在法国戛纳落幕。

  欧债问题仍悬而未决

  从本次会议发布的联合公报等文件看,各国领导人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大宗商品、抗击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6日接受采访的北京社科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任丁秋表示,总体看本次峰会的成果未超出预期,积极且平衡。尽管欧债问题在本次会议上受到了重点关注,但最后的结果令人失望,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欧债危机局势的不明朗。

  “本次会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任丁秋评价说,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确定了改进SDR(特别提款权)的时间表。“SDR的组成应继续体现各种货币在全球交易和金融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公报表示,SDR组成的评估应基于现有标准,将要求IMF进一步阐明这些标准。为体现货币随着时间推移的角色变化和特点,SDR的组成将在2015年甚至更早时间进行再评估,符合现有标准的货币才能进入SDR的“篮子”。

  在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方面有所推进是本次会议取得的重要突破。“我们已同意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没有一家金融公司达到‘大而不能倒’的程度,不让纳税人来承受解决方案的成本。”公报称。4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戛纳公布了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SIFI)的初步名单。联合公报表示,SIFI将接受更严格的监管,纳入一个新的国际决议体系,从2016年开始执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另外,与会领导人还一致同意改革FSB,以改善其协调能力、提高金融监管议程的监督水平。“相比来看,本次会议在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方面达成的共识较为具体和明确。”任丁秋表示,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当前由于欧债危机的蔓延带来国际金融风险攀升的压力。

  “总体来说,本次G20峰会的成果是积极且平衡的。”任丁秋表示,之所以称之为积极,一是因为各方的态度较为积极,重申相互协作的承诺,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提出的“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的倡议得到了与会成员的广泛认同;二是各方在增长和就业全球战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解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改革能源市场抗击气候变化等众多领域都达成了共识,有些还是较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之所以称之为平衡,是因为虽然在本次会议之前各方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欧洲债务危机问题上,但从最后的会议文件看,其达成共识的内容并不是仅局限在欧债危机上,而是涵盖了国际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强多边贸易体系、改善21世纪全球治理等内容,不仅体现了发达国家的诉求,也表达了诸多新兴经济体的诉求。不过,任丁秋也指出,这些共识大多是框架性或原则性的,具体细节还需未来进一步商榷。

  峰会关注希腊援助计划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第一天的会议中,希腊债务危机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中,希腊债务危机是各国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各国在希腊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会议召开前,希腊总理节外生枝,抛出将对欧盟出台的一揽子救助方案进行全民公投。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希腊本国自身就有分歧。身处巨大压力下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3日表示,要重新考量就欧元区救助计划进行公投。

  希腊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对帕潘德里欧的公投计划一直持反对态度,称当务之急是要获得欧盟的援助。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希望在保留希腊为成员国的情况下稳定欧元区,但最终欧元区的稳定要比救助希腊重要。美国也正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继续以软硬兼施的手段游说希腊,呼吁其放弃公投。出席G20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希望能够就援助希腊的计划达成一致,但他认为现在讨论各国具体援助规模还维持尚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在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会晤时表示,欧洲债务问题应该主要依靠欧洲解决,双方的会晤也并未谈及具体的援助方案。中国希望欧盟10月底前达成的希腊救助协议能够得到落实。

  不同于电影节轻松愉悦的氛围,此次峰会是在世界经济阴霾笼罩、欧债危机不断恶化、恐慌情绪传导蔓延的背景下召开的,经历了之前的马拉松式谈判,就在欧债危机解决刚刚出现曙光时,没想到后院希腊却起火了,希腊决定全民公决的消息让欧元区国家着实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已经决定放弃他提出的就该国欧元区成员地位举行公投的计划,转而关注他如何赢得议会的信心投票。总体来说,希腊是一个拖后腿的角色,不管他是留在欧元区还是退出,在整合发展中面对艰难挑战。

  在这次的峰会上,突发因素就是希腊这次公投,从最近几次20国峰会发展趋势来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这批新兴国家在发挥增长作用,不管是在国际经济制度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权重的分配,还是当下对于解救一些处在危机中的国家,这些新兴国家都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次的峰会上,提高G20国家对平衡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题中之义。

  焦点移向意大利

  希腊搅局之后,意大利正在成为下一个被担忧对象。作为本届峰会的主要成果之一,意大利“主动”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监测工作,并对其政府采取的财政调整和结构改革的主要措施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在关键的向IMF注资问题上,峰会决定确保IMF拥有足够资源帮助各成员国解决困难,具体措施由二十国集团财长们研究落实。

  而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后抵达戛纳的贝卢斯科尼没有带来任何关于如何处理意大利国债的新建议。

  很快,美国、英国和所有其他非欧元区20国集团成员都表示,希望看到具体的措施来阻止意大利这个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走上希腊的道路。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萨科齐迅速邀请了有意愿参与解决问题的奥巴马增开会议,迫使贝卢斯科尼同意IMF的一个团队对意大利的公共财政季度作出健康检查。

  根据现场的外交官员透露,在这场单独的“欧元区+美国+IMF”的谈判中,贝卢斯科尼在开会时睡着了2次,意大利方面的官员不得不碰他一下,把他叫醒,坐在桌子前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很难不注意到这点。

  据称,各方最初的建议是希望意大利向IMF开辟一个贷款额度,就像波兰同IMF之间的灵活信贷安排一样。

  很明显,贝卢斯科尼在会场上得到了顿悟。

  在花了大部分时间协调意大利和希腊难题之后,萨科齐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法国精心设计了一年之久的许多长期议题都被推到问题单底部。

  而欧洲这种“可以同富贵,不可共患难”的表现又令非欧盟区G20国家加剧了对EFSF扩容或对IMF进行注资的观望。

  经济增长和就业成中心任务

  多家国际机构近日下调了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由此前预测的4.3%下调至4%;OECD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今年的3.9%降至3.8%。

  各经济体就业市场形势依旧不振。美国劳工部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失业率仍然高达9%。德国联邦统计局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德国失业率环比上升0 .1个百分点,达7%。而欧元区失业率自2008年底以来,一直在10%上下波动。此外,英国、加拿大、拉美等也面临高失业率的困扰。《G 20戛纳峰会公报》指出,自上次峰会以来,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复苏已经放缓,失业率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我们下定决心要扩大全球化的范围,并且我们坚信,促进就业和社会融合应该成为我们恢复经济增长和信心的中心任务。”

  会议通过《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决心采取措施,促进增长,创造就业,保持稳定,积极改革,推动社会包容发展。

  此次G20峰会通过的《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中,G20成员承诺在短期内应对经济危弱性,恢复金融稳定,在中期加固经济增长基础。所有成员都将进一步推动结构改革,挖掘增长潜力,促进就业,加强各国和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公报说,发达经济体承诺采取措施来建立信心,支持增长并实施明确、可信和具体的财政整顿措施。公报对欧洲领导人解决债务危机的决定表示欢迎,并对意大利每个季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监督表示支持。同时,公报认为公共财政状况良好的经济体应更大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并刺激内需来应对经济形势恶化,各国也应实施深入的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产出。

  此外,峰会公报显示,G20支持10月底欧盟峰会就应对债务危机达成的一揽子方案,并敦促欧盟各国尽快执行,同时支持意大利的改革措施并同意对其进行监督。

  萨科齐在G20会后强调,其中包括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充足资源以发挥其作用,将对IMF在此前增资共识的基础上随时进行新的增资,但会议尚未就IMF增资方式达成一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在明年2月考虑具体增资方案,并首次明确对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行的审查最晚将于2015年进行。

  此外,峰会公布了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包括高盛、汇丰、花旗、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3.02,-0.02,-0.66%)等国际知名大型银行。会议明确要求,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的资本金额外增加1个百分点至2.5个百分点。会议还决定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加大对高频交易和黑池交易风险的关注。

  (综合《金融时报》、人民网、《经济参考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