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欧洲的救世主 不愿成"傻钱来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0: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欧债危机倘若持续恶化,中国也难独善其身。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能出多大力帮助欧洲,而欧洲又能给中国怎样的回报
应奥地利共和国总统菲舍尔、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0月30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对奥地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
此前10月2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欧盟领导人峰会结束几小时后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打电话的消息,激起了各方关于中国可能大量购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券的猜想。
指望中国抛出救生索
在当日凌晨4点举行的记者会上,萨科齐称中午将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胡锦涛应约和萨科齐通了电话。萨科齐向胡锦涛通报了欧盟峰会通过的一揽子方案。德国《焦点周刊》评论说,“萨科齐说白了就是向中国借钱”。
要实施欧盟的一揽子方案,便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单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就需要新注资5600亿欧元。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欧洲即将溺水而亡,需要一条救生索。去哪里寻求帮助?答案很明显:中国。”
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目前也陷入债务危机,其状况好比“泥菩萨过江”;占据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并有着高达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无疑是最好的求助对象。也难怪萨科齐27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会表示,没有理由拒绝中国的帮助。他说:“如果拥有全球60%外汇储备的中国人,决定投资欧元而不是美元,为什么要拒绝?”
就在中法两国领导人通话的第二天,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克劳斯·雷格林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开始了他的亚洲之行。雷格林10月28日在北京表示,将向投资者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希望该机构的债券能够成为中国外汇盈余的安全投资渠道。谁都能看明白,雷格林是“化缘”来了!
实际上,自欧洲债务危机肇始之日起,国际媒体一直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中国会不会出手相助?中国又能否拯救欧洲?在欧盟通过一揽子解决方案,而胡锦涛主席又将于11月3日莅临法国戛纳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节点上,外界再次把焦点对到了北京。
中国似乎应该出手相助,理由很充分。首先,欧洲是中国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商品目前占到了欧盟进口总额的17.4%,一旦欧洲人没钱支付,中国的出口型经济便会遭受重创。实际上,欧债危机已经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影响,9月份中国出口增速是7个月来最慢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里,各国之间的利益都是相互交织的,我们应该向欧洲伸出援手,帮助欧洲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其次,坚挺的欧元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外汇储备高达六成以上属于美元资产。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中国亟须努力减轻对美元的依赖,将外汇储备多元化。一旦欧元走向疲软,中国将丧失一个重要选择。
第三,通过援助可以累积中国的政治筹码。今年9月,外媒曾报道意大利请求中国购买国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时表示,各国应该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并希望欧盟加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有资格借援助要求对方在一些长期困扰中欧关系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比如降低在人民币汇率上攻击中国的调门,又比如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方面。英国《泰晤士报》就认为,中国之前曾对西班牙和希腊提供援助,这使得马德里和雅典在谴责中国人权记录时必定分外尴尬。
(责任编辑:袁志丽)
中国拯救不了欧洲
凡事要讲辩证法,援助欧洲并非有利无弊。欧洲内部对接受中国援助也有杂音。欧洲议会绿党领导人丹尼尔·科恩-本迪特称,中国投资是“危险的”“偏离常规的”。他说,这将造成社会和环境破坏。这种忧虑似曾相识,在欧债危机初期,中国与希腊达成协议投资该国港口时就曾遭遇过类似的责难。
更大的压力来自国内。购买饱受债务困扰的欧洲国家债券未必是一项安全的投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佩蒂斯此前曾说:“中国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券被认为有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存在相当大的信贷风险。”他还说,近年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都因错误的投资决定而遭到严厉批评。
另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居然向发达国家、向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欧洲国家进行大量金援,这让国内许多民众困惑不已。西班牙《世界报》就注意到,对于目前贫困人口众多、通胀令民众生活艰难的中国来说,让国家出钱帮助欧洲发达国家似乎还是有点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一名要求匿名的专家对此颇为认同。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面对欧洲的请求,中国可以意思一下,就像某个国家发生地震之后一样,中国可以有所表示。但这个世界谁也救不了谁,中国还有那么多穷人都救不过来,还谈什么拯救欧洲?”不过,这位专家也指出,向欧洲提供援助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外交,需要通盘考虑。
或许正是因为援助欧洲有诸般好处,中国方面才会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中国是欧洲主权债务市场的长期投资者,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欧洲与欧元,并向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许诺将在其需要时提供帮助。
但或许又是因为有诸多顾虑,中国人在真的要掏腰包时并不太积极。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就指出:“希腊和葡萄牙都曾从中国那里得到有力支持,并试图向中国出售债务。但后来,这些国家还是不得不接受国际救助。西班牙也一度因为听了中国人宽慰人心的话,就以为无须接受救助。但后来还是欧洲央行,而不是中国人挽救了它的命运。”
在胡锦涛与萨科齐10月27日的通话中,胡锦涛虽然对欧洲领导人试图遏制债务危机的决心大加赞赏,但并没有做出直接提供帮助的承诺。
10月31日,正在奥地利访问的胡锦涛表示,中国相信欧洲有能力克服经济问题,但也没有谈及中国是否会对欧债危机出手相救。此前,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格林的中国之行也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结果”。
即便是G20戛纳峰会上,中国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出明确承诺。在10月28日举行的胡锦涛访问奥地利并出席G20峰会的吹风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明确表示,G20峰会不会讨论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出资或购买欧债的问题,这不在峰会的议程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援助欧洲牵涉到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一个投资的问题。既然是投资,之前就要做好足够的风险评估。目前欧盟通过的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救助方案,具体的实施细节仍不清楚,中国当然不会贸然做出承诺。”
即便做出承诺,中国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也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10月28日的吹风会上表示:“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身实力还是很强的,欧洲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很良好,所以欧洲不是没有能力救自己,中国拯救欧洲的问题并不成立。”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冯仲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说,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帮欧洲,但拯救不了欧洲,中国不是欧洲的救世主。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则认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帮助欧洲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但中国政府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是向国内民众解释为何要帮助欧洲,“中国可不想挥霍国家的财富,到头来还只被视为一个傻钱来源”。 (陈向阳)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