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媒:中国将长期保持"结构性玉米进口国"姿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3: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6日报道】题:中国对好生活的胃口威胁到自给自足(记者利奥·刘易斯)

  中国即将以长期“结构性玉米进口国”的姿态进入全球农产品市场,因为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已使这个国家所珍视的自给自足濒于崩溃。

  这种变化还是在中国的玉米产量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七年创纪录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中国北方农村,大堆将作为猪、牛和鸡饲料的玉米正等待收集,今年又是一个玉米丰收年,产量比去年增加了6.7%。

  然而,让政府吃惊的是,这竟然还不够。更糟的是,玉米短缺显然已不是一次性事件。经济的增长最终使得中国人的胃口超过了国家的农业能力。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近50%的人口都进入了城市———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变化自1970年以来产生了6.5亿吃肉的城市人。

  中国谷物库存的管理者面临的问题是,城市居民人均花在食品上的钱比农村居民多了大约270%。从总体上说,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吃更多的猪肉、鸡肉和牛肉,也就是说中国需要更多的玉米来饲养全国的4.77亿头猪。而中国要想满足国内的猪肉需求,还需要再多养6000万头猪。

  摩根士丹利的农矿产品分析师侯赛因·阿利迪纳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从历史上看,这个国家一直把自给自足看作事关国家安全的问题,并且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维持自给自足”。他写道:“然而伴随着收入增长和饮食结构变化的人口增长所产生的食品消费趋势可能会限制中国增加国内粮食生产来维持自给自足的能力。”

  农产品交易商对《泰晤士报》说,在上个月从美国进口了90万吨玉米之后,中国的玉米年进口量可能会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间的100万吨增加到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的500万吨以上。到2015年,年进口量更是可能会超过1000万吨。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