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建行回避美银减持:翻老黄历不如踏实研究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5: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8日讯(记者林磊)昨日,有海外媒体爆料,美国银行正考虑进一步减持建设银行股份的消息。记者今日就此致电建行相关人士,对方表示暂时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通知,同时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间的战略合作会按照之前的协议继续履行。舆论认为,发达经济体金融机构抛售中资行股份已不足为怪,如何防控好自身风险才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银缺钱救急 “空军”借势造势

  据报,美银于上周末派员知会建行其售股意向,而美银方面却对报道不予置评。而据香港《明报》报道,甫被列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SIFI)的美国银行,昨日旋即被传拟沽售所持建行股份套现。上述事实表明,如情况属实,则减持的原意在于美国银行出于满足监管需要的目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剥离非核心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是美国银行为符合新国际资本标准实施计划中的一部分。自2010年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出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以来,美国银行已经出售了一个保险部门、一个私人银行、持有的私募基金贝莱德股份,以及一家加拿大信用卡公司。目前,莫伊尼汉还在寻找美国银行国际信用卡部门的潜在买家。据透露,美国银行此次还考虑抛售其对连锁快餐店必胜客所持有的股份。

  但昨日消息一出,建设银行H股股价曾跌逾3.5%,收报5.65元,仍跌2.9%,沽空金额高踞榜首,达4.09亿,沽空率为19.8%。有分析师就表示,不排除“空军”再次借势造空操作可能。

  市场选择 盈利依旧

  “美国银行是我们的股东,它的减持完全是市场行为,美银自己也出面解释了”建行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借着这个事炒作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稍加留意的投资者都记得,美国银行减持建行的举动在今年内已经不是第一次。

  今年8月22日,建行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8.25亿元,同比增长31.2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7元。此后不久,美国银行宣布出售所持有建设银行共计130.77亿股H股,约占建设银行已发行总股份的5.23%,占已发行H股股份的5.44%。在出售后,美国银行持有建设银行股份比例由10.24%下降至约5%。

  当时,建行就曾对外表示,美国银行出于自身原因减持该行部分股份可以理解。在减持之后,根据最新的三季报,除去工行外,建行的税后利润收入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实现净利润1392.07亿元,依然保持强劲的盈利水平。

  建行人士还表示,双方合作方面,目前会继续按照业已达成的战略计划执行。在8月份减持时,双方曾宣布将继续开展新的5年战略合作计划。

  作为最大的股东,汇金对于建行则一直保持坚定支持态度。建行750亿元的A+H股配股再融资方案通过审批后,汇金高调“保驾护航”,已明确承诺将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全额认购配股方案中的可配股票。

  老黄历老翻 不如踏实研究问题

  实际上,外方频抛中资银行股权的事情并非新闻。

  2009年前后,外资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的事件就曾一度引发了市场“减持潮”的担忧。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瑞银在锁定期满的当日,即全部售出其持有的中国银行34亿股H股,获利8.3亿美元。当年1月8日,李嘉诚基金会减持中行股份,美林证券接手其所持有的20亿股中国银行H股。1月7日,美国银行宣布,以股份配售方式出售56亿股中国建设银行H股。受到“减持”事件的影响,工行、建行、中行等银行股股价纷纷下跌,尤其H股的下跌幅度较大,中行与工行的H股跌幅曾分别达到8.41%和6.82%。

  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禁售期到来,外资银行抛售股份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这种行为不受中行控制,中行需要做的只是应对市场。

  对于目前美银可能减持建行的举措,有市场人士表示,随着国际社会对金融机构监管指标的逐渐提高,明年欧美银行将会继续出现再融资活动。考虑到会股本融资影响现有股东的权益,出售资产、重组业务、以及去杠杆等办法增加资本会成为银行的主要手段。

  分析人士认为,受数百亿美元次级贷款债务遗留问题困扰,西方的金融机构抛售资产的行为已经不足为怪,现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怎么防控好我们银行自身风险问题。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