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澳媒:斗蛐蛐的风潮在中国重新兴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08: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澳大利亚《世纪报》11月7日文章,原题:在中国,斗蛐蛐有助减少好斗情绪肢体粗壮的“大红肚”本该很强悍,它却不安地围着对手转来转去,随后躲到角落里。“真没用,”“大红肚”的主人、退休工程师常宏伟(音)郁闷地大吼一声结束了比赛。“下一个!”

  已有千年历史的“斗蛐蛐”活动在文革时遭禁。但同儒教、麻将等许多曾受打压的传统一样,在中国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崇尚传统消遣风潮的推动下,该活动又重新兴起。全中国各地纷纷成立“斗蛐蛐”协会,有20多家网站详细介绍饲养方法,精细程度堪比阿拉伯马。据介绍,去年全中国与蛐蛐相关的销售和饲养费用高达4亿元。上海已有十多个蛐蛐市场,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斗蛐蛐”比赛。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及收入增多,人们开始希望参与历史悠久和有趣的业余活动。北京一名出租车司机将他对此的热衷与西班牙人酷爱斗牛相提并论,“主要区别在于‘斗蛐蛐’没那么危险。”

  但斗蛐蛐热潮也有其黑暗一面:地下非法活动吸引了大批赌徒。9月份,江苏警方在一次搜查行动中就抓获79人并没收100只蛐蛐。蛐蛐主人每次下注1万元,赌注超百万。自称蛐蛐鉴赏家的刘云江(音)说,赌博行为泛滥已使某些买家加大投入。“一只真正强悍的蛐蛐比一匹马还贵。它们比我们吃的都好。”但多数玩家坚信,斗蛐蛐是促进兄弟情谊和友好竞争的有益活动。

  虽然酷爱电脑游戏的年轻人对此兴趣日增,但自幼缺少玩具或电视的老年人仍是该活动的主力军。“它使我们想起童年时代”,72岁的退休教师陈辉华(音)说。无论叫声还是争斗,蛐蛐一直是中国诗歌、绘画和逸闻趣事的主角之一。(作者安德鲁·雅克布,丁雨晴译)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