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家人意见不合 究竟谁拿主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0: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Cebaby导读
①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如果爸爸是一套教育方法,妈妈是针锋相对的另一套教育方法,这样“1+1”的结果是等于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容易极端。
②父母切记不可在孩子面前互相埋怨,如果确实有不同意见,可以背后再讨论。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犯错误和父母有关,甚至认为是父母造成的。
③孩子需要有相对固定的人教养,才会有安全感,经常换带孩子的人,如到奶奶家住几个月,再到姥姥家住几个月,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④如果家长什么事都争论,倒不如事先达成共识,坚持原则统一,少走弯路。比如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出门多穿点衣服还是少穿点这样的问题,不要争吵,事先有一个大的原则,在具体事情上通过家长的智慧来操作,并且谁主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家庭教育就以谁的教育为主。
大人意见不一致时,如何教育孩子?
情景再现
案例一:我婆婆是个医生,所以非常注重卫生,在这方面总是给孩子提过多的要求,而我和丈夫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不用那么讲究。因为这些事情,我常和婆婆闹意见。
案例二:我想给孩子吃些营养品,可丈夫说,他小时候就只吃饭,也长得聪明健康,因此不需要给孩子吃那些营养品。
案例三:我的孩子很瘦弱,总是被别人欺负,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抢,孩子的奶奶就跟孩子说要还手,要把玩具抢回来。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总是跟他奶奶杠上。
案例四:我是一个比较严格的人,希望孩子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吃饭、睡觉都是要按时的,不要打乱孩子的作息规律。但是孩子的爷爷却说,孩子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应该按照孩子的需求,她想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
关键点分析
以上这些案例,其实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也就是这些小事,有可能导致家庭不和睦,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孩子犯了错误,做父亲的想树立规矩,当他批评孩子时,母亲却站出来保护孩子。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本来还没有打算要哭的孩子一看有母亲保护他,往往就会放声大哭,任家长怎么劝也劝不住。这就是分裂的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如果爸爸是一套教育方法,妈妈是针锋相对的另一套教育方法,这样“1+1”的结果是等于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容易极端。家长应该对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引起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瞬间,你看孩子,也就看到了你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教育了你自己,并检验了你的人格。”家长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
关键帮助
其实,大部分时候,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大家的目的都是想把孩子教育好。所以教育孩子不管听谁的,只要是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就是可行的。全家人必须树立一个共同的养育孩子的观念,才可能把孩子教育好。
招数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对孩子都应有同样程度的爱,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这种爱和态度会通过成人对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亲近一些家庭成员,疏远或回避另一些家庭成员,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敌对心理。
招数二:如果父母不能自己带孩子,而是由老人带,那么夫妻双方首先要达成一致观念,再做通老人的工作;经常与老人沟通,大家互相配合,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
招数三: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家庭成员首先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严重性,再适当地引导他改正错误,而不是父亲这样说,母亲那样说。如果父母双方都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最后势必造成谁的话孩子都不听。父母也切记不可在孩子面前互相埋怨,如果确实有不同意见,可以背后再讨论。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犯错误和父母有关,甚至认为是父母造成的。
招数四: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多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想去尝试。所以家长应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准备,提供更多的材料和环境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比如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如果家长越是阻止,孩子越会要去画。特别是家庭成员中一个支持孩子、一个制止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往往会更乐意接受支持方,在以后的行为中,都会把制止方的话当做耳边风。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先肯定孩子的画画得好,然后告诉孩子画在墙上的不好影响,再给孩子买来画纸和画笔,告诉孩子在正确的地方画画。
名师看点
1.血缘关系带来的亲情是任何关系都无法替代的,父母要尽量多地教养孩子,孩子不缺少爱才会健康成长。我们坚决反对小学期间让孩子上寄宿学校,长期脱离父母和家庭。从我们从事高中教育的经验来看,从小脱离家庭的孩子,在高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应该到中学再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另外,离异家庭的孩子,性格有缺失的概率一般高于非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共同抚养、教育孩子。
2.孩子需要有相对固定的人教养,才会有安全感,经常换带孩子的人,如到奶奶家住几个月,再到姥姥家住几个月,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3.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经历不同,教育的观点不能达成一致,到具体的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容易产生分歧,这是每个家庭都有的问题。因此在家庭教育上要“求大同,存小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任。既然细节无法统一,大观念就要统一。
4.如果家长什么事都争论,倒不如事先达成共识,坚持原则统一,少走弯路。比如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出门多穿点衣服还是少穿点这样的问题,不要争吵,事先有一个大的原则,在具体事情上通过家长的智慧来操作,并且谁主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家庭教育就以谁的教育为主。
本文摘编自《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 作者:王金战 等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