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中东因猜疑再燃战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一场大雪罕见地降临伊朗首都德黑兰,令这座城市异常之早地感受到冬天的气息。此时,国际社会更为关注的,则是骤然笼罩在这个国家上空的战争阴云。
北约刚刚结束在利比亚长达7个月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或将袭击伊朗核设施的传言就开始沸沸扬扬,美国照例表示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的可能,英国国防部据称已开始策划如何“打下手”配合可能发生的战事。
国际原子能机构8日晚发表伊核问题最新报告,一方面暗示直到去年,伊朗可能仍在从事涉及核武器研发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如外界所预期,缺少“冒烟的枪”——没有人证物证确认伊朗在制造核武器。
落在纸面上的,除了可能、可能,还是可能。但猜疑之声,正经由西方政府和舆论一再放大,喧哗响亮。猜疑之声引发战火的可能性,由是相应增大,令人担忧。
对以色列来说,建国伊始就处于中东战略“孤岛”。如今,被以色列视为最大威胁的已不是阿拉伯国家,而是伊朗。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宣称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尽管这句话的真实语义有可能被误读,但伊朗敌视“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
多年来,以色列为自身安全而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并非罕见,并不惜一切阻止周边国家获取核武器。如今面对伊朗达到制造核弹“门槛”的可能性,以色列势难坐视,尽管不一定马上动武,至少会寻求加大制裁伊朗的力度。
就美国而言,1979年伊斯兰革命成功后的伊朗一直与其对抗。遏制乃至拔掉这个中东最大“反美刺头”,是美国的既定战略。前不久,美国突然高调指控伊朗卷入暗杀沙特驻美大使阴谋,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不排除有向伊朗发难,为进一步制裁伊朗造势的因素。
再看伊朗,它同样以忧虑的眼光注视着美以。以色列奉行核模糊政策,被普遍认为是中东地区唯一的核武国家。而放眼伊朗周边,美国在其中十几个国家有军事存在。无怪乎伊朗也会有深切的被包围感。战后被证明无核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战前多年已弃核的利比亚卡扎非政权,都以倒台告终,加深了伊朗对西方在伊核问题上真实意图的质疑。
伊核问题攸关地区力量平衡乃至大国战略博弈。处理不好,是战争的引信;处理得当,则是和平的契机。在伊核问题上,仅凭猜疑行事是十分危险的,动武的破坏性后果更将深远而持久。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武力从来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有关各方应展示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诚意,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伊核问题,避免因猜疑而导致中东更加动荡,再燃战火。(记者梁有昶)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