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小伙利比亚种菜 卡扎菲溃兵抢走南瓜(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7: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战火过后,袁灿华准备开垦农田,重新种植蔬菜。
在农场,记者看到了袁灿华简陋的住处。因为前一段时间漏雨,14英寸电视机因进水而报废,没有地方修理,近2个月晚上他都看不到电视了,此前他经常收看“央视国际”频道的中文节目。
本报记者采访东莞小伙袁灿华 他是战时留守利比亚的9个中国人之一
走进利比亚
据记者了解,利比亚战火持续9个月以来,最终留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仅有9人。要知道,早在3月撤出的中国公民为3.58万多人。而选择留下来的9人当初完全是可以撤离的,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想法,让这9位中国公民留在了危险重重的利比亚?
在利比亚采访期间,记者辗转找到了留守利比亚的9位中国公民。在的黎波里的“满意得中餐馆”,最终有8人留了下来;而第9人是来自广东东莞小伙袁灿华。这位29岁的东莞小伙子,在战乱中孤身留守农场——那里曾是利比亚前政府军撤退、执政当局追杀的必经之地。袁灿华选择留守利比亚的经历,多少显得“鹤立鸡群、凤毛麟角”。
文/图 本报特派利比亚记者 毛玉西、贺涵甫、李明波
11月8日,记者从的黎波里市区驱车近1个小时,在多方打听之下,终于到达远郊的一处农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皮肤黝黑的袁灿华——这位来自广东东莞望牛墩镇赤滘村、2010年11月前往利比亚,并在战乱期间孤身留守农场的中国小伙子。
撤离幕后:
天涯发帖引起关注
提及袁灿华,就不能不提到今年3月份的中国公民大规模撤离行动,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安全撤出3.58万中国公民。
此前的2月21日,天涯论坛“海外华人”栏目中出现“利比亚大西瓜”的求救帖子:“华丰公司终于联络上了,他们在艾季达比亚的营地已被占领,人全部给赶出驻地……他们所有东西,包括行李,全部都被本地人抢走了……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
袁灿华对本报记者说:“天涯上的网民‘大西瓜’就是我。当时,华丰公司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了这个紧急情况。在此后几天里,我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在‘天涯论坛’上更新中国企业员工的危险处境, 直至中国政府全面组织公民撤离利比亚。”
难熬时刻:
只吃南瓜曾遭绑架
谈到不肯撤离的原因,袁灿华说:“我是被‘广东海外建设集团’下属机构派过来的。2月骚乱后,一方面我不想失信于公司,另一面觉得住的地方还安全,所以我选择留了下来!”
袁灿华回忆说,最难熬的日子是3月与9月。他说:“3月初,我原来住的地方靠近卡扎菲的马耶军营,当时卡扎菲的雇佣兵四处抢劫。经历几番周折,我逃了出来,最终于5月选择了的黎波里南部远郊、靠近拜尼沃利德的农场。”
袁灿华苦笑说:“不幸的是,我落脚的地方是亲卡扎菲的瓦塔拉部落所控制的区域, 后来还成为反对派进攻拜尼沃利德的必经之地。我在农场不时看到导弹落到附近建筑、接着一声巨响后黑烟冒起的情景。我真的很害怕,整天心惊胆战,夜里根本无法入睡。”
袁灿华说:“由于不敢外出,没有吃的,我就1天3顿吃南瓜。结果吃坏了身体,第二天我眼睛都睁不开,浑身乏力。”
据袁灿华透露:“有两次外出时还曾遭到绑架。我打电话给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长老。经过协调,他们最终放了我。”
(责任编辑:王慧绵)
1公顷南瓜被抢损失10万
5月初,在的黎波里远郊农场住下来后,由于原有铁塔工程项目搁浅,袁灿华决定开垦农场。对他来说,承包农场如鱼得水。他说:“我大学学的就是园艺专业,2005年后就一直搞农业,而且之前我在埃塞俄比亚干过几个月的农场培训,熟悉非洲的气候、土壤、农作物。”
在袁灿华看来,远离了卡扎菲兵营,应该就远离了危险。他说:“我以每年4000第纳尔(约1.6万人民币)的价格租了这处农场。经过仔细考察,我决定种南瓜。一是因为南瓜生长期只有3个月,收成快;二是南瓜在利比亚市场的售价高,1公斤南瓜约1第纳尔,1个南瓜都能长成10~20公斤。”
借助公司提供的几万元人民币,再加上个人的农业技术,袁灿华5月种了1公顷南瓜,到8月长势一直很好。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9月就可陆续收成的大南瓜,几夜间被撤退到拜尼沃利德的卡扎菲部队抢劫一空。
袁灿华说:“我辛苦培育的1公顷南瓜,全部卖出估计约有1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结果却是血本无归。”
在农场现场,记者看到了有些尚未被铲除的南瓜秧。袁灿华说:“战乱看来真要结束了,南瓜最好的生长期已过,铲掉南瓜秧之后,我准备再种些蚕豆、胡萝卜等蔬菜,收入一定能好起来。”
5公顷农场望年收入300万
对于如何与当地人沟通,袁灿华说:“我能说简单的英文, 阿拉伯语根本不懂。很多当地人不懂英文,每次都是手势加比划。若实在不行,我就借助网上字典,输入中文、点出阿拉伯文,他们一看就明白了。”
从5月至今,袁灿华一直无法上网,还好手机信号大部分时间是通的。他说:“我每周都会给妻子和2岁多的女儿打个电话报平安。电话费很贵,每次通话只能说2~3分钟。”
对于未来,袁灿华显得信心满满:“战乱结束了,我准备把这5公顷农场的土地全部利用起来,雇用非洲劳工经营这片农场,到时年收入200~300万人民币应该没问题!”他表示,国内劳动力成本太高;而利比亚有来自苏丹、埃及、索马里等国家的大量劳工,他们每月工资成本才300~400第纳尔(折合1200~1600元人民币)。
袁灿华还透露,在利比亚种植与开拓农场还有一个最大优势:利比亚人宁愿选择放牧,也不愿意去种田,认为种地是一件辛苦而没有尊严的活儿。而在利比亚沿海,恰恰有大量荒芜的土地,地租很便宜,中国人前来搞农业将大有所为。
29岁的袁灿华远望着5公顷的农场,充满自信地说:“尽管到利比亚1年了,我还是一无所有,但这个农场将是我在战后利比亚一个新的开始。”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