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崔基哲:筑牢干群信任基石需要机构介入"调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15: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崔基哲:筑牢干群信任基石需要机构介入"调和"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副所长 崔基哲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讯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03日第14版发表了题为“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的文章。文章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如何筑牢干群关系“信任基石”,搞好基层政权建设,成为解决干群矛盾的关键,就此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副所长崔基哲先生。

  解决基层干群“信任危机”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曾经有评论提到,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民焦虑期,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背景下,仇富现象、社会不公平等现象层出不穷并助长了群众的“抽象愤怒”,便加深了干群之间的信任紧张。就此崔所长谈到,这些所谓的“不公平”,其实是在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本国策所致。若没有这个国策,现在我们也许很“公平”,但是会很穷;现在因为这个国策,就有了贫富差距,使不少人感到“不公平”。这样的“不公平”不是一天造成的,让很多人感到“公平”,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因此,群众相信基层干部和政府应在先,干部和政府带领群众实现“公平”在后。

  崔所长举例解释到,在上世纪20年代末,欧美国家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物价每天都上涨,老百姓为了减少损失,从银行取钱抢购商品,使物价更加上涨,银行被掏空,少数有钱的人更加敛财……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斯福上台了。他能有什么灵丹妙药呢?是他先提出了克服金融危机,实现公平的合理方案,才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吗?不是!他上台一个小时以后,发表了两个小时的广播演讲,告诉老百姓只有相信政府,才能克服经济危机!老百姓相信他的话,甘愿牺牲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排队向银行存款,使银行复活。然后,罗斯福开展一系列改革,成就了美国的发展。二战以后的日本和德国也是如此。在20世纪末,东南亚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韩国老百姓把自己的金银首饰,甚至把家传的金银首饰捐给国家,换回外汇,使韩国经济很快得以复苏。这都就是先让群众相信基层干部和政府,然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例。

  解决基层干群“信任危机”需要第三方公益机构或学术机构的“调和”

  

  那么如何先让老百姓相信基层政府?用怎样的手段才能实现群众和干部之间关系的融洽呢?崔所长谈到,这就需要群众可以信任的第三方公益机构或学术机构的介入。崔所长进一步解释到,这样的做法是基于第三方公益机构或学术机构承担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提升群众素质。第三方机构帮助群众学会父母如何信任不完美的子女、丈夫(妻子)如何相信不完美的妻子(丈夫)等方面的核心知识。这既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奠定群众相信基层干部的基础。第二、向群众传递这样的积极信息:我们需要相信政府。我们相信政府,政府就一定会实现更好的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若我们不相信政府,社会公平就更难以实现。第三、在群众和基层干部之间起到协调的作用。群众若对基层干部有不满,可以找该机构。该公益机构听取详情以后,若认为干部的处理方式不妥当,就可以找干部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要群众相信干部,需要等待;若认为群众对干部有误解,就可以帮助群众理解干部的做法。

  采访中,崔老师更风趣地把第三方公益机构或学术机构比做球赛中的“裁判”。两个优秀的足球队进行比赛,需要优秀的裁判。即使是优秀的裁判,也有误判的时候。但是,两个球队都知道他是公正的,所以可以产生信任。群众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干部不仅要考虑其他群众的利益,还要考虑自己本人的利益。因此,只有群众可以信任的第三方机构承担上述三个作用,才能实现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

  (责任编辑:熊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