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破裂后的转型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2:2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今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减速并“二次探底”的讨论日渐升温。而股票市场也在经济结构转型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自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遇到了瓶颈。
由于危机的爆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锐减,发达国家似乎都陷入了“去杠杆化”阶段。近期由于欧洲国家在2008年的大量举债,其过高的政府负债率使得政府决策者已没有多少资源来刺激经济增长,也无从解决因希腊等国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经济调整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通过大量的出口产生了巨额的贸易盈余,引发投机资金涌入中国所短缺的有色、铁矿石等原材料,从而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正在丧失。
在未来的制度变革中,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逐步提升居民收入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的国家又一次地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未来的增长方式需要有远见的政治眼光。而对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而言,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转变。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市值占比在“大小非”解禁后快速下降,由最高近三分之一将下降到年底的不到百分之十,公募的资金优势未来将不复存在;其次,信息优势也将弱化,在“大小非”流通之后,大股东与原先法人股东对于公司存在天然的信息优势,而公募基金则将被弱化。
在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本基金管理人依然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出路在于结构转型,主要体现于新兴产业、物流和内需消费。在新兴产业之中尤以信息技术的变革最为耀眼。“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商业模式出现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正在大量涌现;同时,显示器技术的革命让平板化、轻薄化、人机互动成为特点,未来的终端将出现更大变革;“云计算”的出现更将大量的存储置于后端。由此,将带动显示器、连接器、语音输入、软件、地理信息运用等一系列公司的增长。那些有着独特技术壁垒的公司将迎来重大的投资机会。
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股改的重要成果——全流通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作为投资人,我们仍需紧密把握政策走向、行业趋向,提前布局,力争能够长期为持有人创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