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发行数量年增四成 “爆棚”后热情骤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9:36 来源: 新华08网

  

  虽然距离2011年结束尚余36个交易日,但今年新基金发行的数量早已刷新了历史记录。《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截至 11月10日,2011年以来共计成立了176只新基金(债券基金A/B/C级合并、分级基金按1只计算、ETF及其联接基金按2只计算,下同),已超过去年147只水平19.73%;且有27只基金目前正处在募集期内,若不出意外,待上述27只基金成立后,2011年全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将达203只,较2010年全年的147只增长达38.1%。

  同时,《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证监会公示的新基金募集申请表统计显示,8月份以来拿到证监会获准发行批文的基金共有63只,平均每天都有一只新基金获得证监会的募集许可。在这63只获得募集批复的基金中,已有27只基金已经成立或开始了公开认购,即剩余的来自27家公司的36只基金在8月之后拿到获准发行批文的基金至今还没有发行。

  对于旗下基金获批却迟迟不发,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的基金公司给出的回应多为,考虑到市场环境的不明朗,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正在等待市场机会的到来。其中,也有公司透露,在年底之前会推出旗下新基金发行。

  新基金数量环比增38.1% 日均1只新基金获”准生证“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天天基金网及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虽然距离2011年结束尚余36个交易日,但今年基金发行的数量早已刷新了历史记录。截至昨日,2011年以来共计成立了176只新基金,且有27只基金目前正处在募集期内,并均将于年底之前结束募集,若不出意外,待上述27只基金成立后,2011年全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将突破200只大关,达203只,较2010年全年的147只增加了56只,增长达38.1%。

  不仅如此,一些在下半年拿到”准生“批文的基金公司也向《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透露,年内有再发新基金的打算。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募集期在26天左右,即上述年内仍有发基金意愿的基金公司若赶在12月初之前发行基金的话,则有望再度刷新今年新发基金数量。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证监会每周公示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行政许可受理及审核情况表统计显示,8月份以来的13个交易周,拿到证监会获准发行批文的基金共有63只,平均每周就能有5只新基金获”准生证“,即平均每天都有一只新基金获得证监会的募集许可。具体看来,这63只获批基金中,股票型基金36只(包括19只指数型基金在内)、混合型基金5只、债券型基金14只、保本型基金1只以及QDII型基金7只。

  在这63只获得募集批复的基金中,已有27只基金已经成立或开始了公开认购,即剩余的36只在8月之后拿到获准发行批文的基金至今还没有发行,占57.14%。这36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24只(包括14只指数型基金在内)、混合型基金2只、债券型基金6只、保本型基金1只,还有QDII型基金3只,共涉及27家基金公司。

  其中,国泰和华安两家基金公司目前均手握3只待发基金(ETF及其联接基金分开计算),是27家基金公司中,准生待发基金数目最多的两家公司。

  27公司”蓄基“待发 年内新基金发行创纪录

  对于旗下基金获批却迟迟不发,基金公司给出的回应多为,考虑到市场环境的不明朗,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正在等待市场机会的到来。

  国泰基金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时表示,为保证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公司对新基金的发行一直持理性的态度。例如国泰大宗商品QDII型基金,其实早在7月中旬就已经拿到证监会的批文,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发行是因为对当时的市场行情不看好,也正如预期,不久后欧债爆发。对同样早在8月初就拿到准生批文的中小板300成长ETF及其联接基金至今未公开发行也是因为,目前中小板市场仍不明朗,为保证投资者利益不受到损失,会等待时机发行基金。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上来看,债市回暖机会较多,所以我们打算在近期公开发售信用互利分级债券型基金。“上述人士向《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透露。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目前于9月末获批的睿智中证500分级指数型基金至今仍未公开发行,而该公司向《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透露,认为发行时机不是很好,所以在年底前,没有发行该基金的意愿。

  对于今年新基金发行的爆棚,地处上海的某基金公司认为,新基金获批数量越来越多将会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现在新基金拿到证监会的准生批文和之前相比,越来越容易,所以今后,基金公司在拿到新基金批文后,并不排除在规定的6个月时间后,放弃批文的可能性。

  对年底的市场行情,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认为,年底市场政策的预调微调出现,市场将延续反弹趋势。从政策和资金角度看,通胀下行加速;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将出现货币信贷结构性,使未来的流动性不支持经济反转,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失速的风险。(本报记者隋文靖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