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达国家科技出版数字化经验如何借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05:55 来源: 经济日报

  在数字出版领域,科技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十分稳健,数字出版在科技出版的销售额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作为为科技服务的科技出版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走出一条数字出版的转型创新之路,是摆在我国出版业界、学界人士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励德·爱思唯尔、威科、威立、斯普林格等世界一流科技、专业出版企业,比较早就开始了数字出版转型。如励德·爱思唯尔早在1979年就尝试开发电子期刊传输项目Adonis,试图通过新技术快速传递科技信息。这种早期的IT试验,与现在互联网信息传输有着密切关联。虽然这个尝试由于过于超前,当时未能成功,但足以说明励德·爱思唯尔在经营思维上的敏锐性和前瞻性。1991至1995年,爱思唯尔又启动了TULIP项目,在大学本地网中试验电子期刊传播方法。开始时仅有42种期刊传递到美国9所大学,后来增加到80多种。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成功,在1997年演化成了功能强大,包括海量数据库的Science Direct信息在线平台。

  由于科技、专业出版企业主要服务对象是科技、专业人士,这些科技、专业人士需要的是更新及时、学科齐全、专业化的研究成果和资讯,因此,数字技术一经引入,很快成为科技、专业出版企业成长最快的业务板块,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业务也不断推出,促使西方科技、专业出版企业由出版商向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角色的转变。

  如荷兰威科集团,2002年电子载体产品上半年增长速度为33%,而传统纸介质产品处于停滞状态(增长1%),其中在线业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9%;在威科2007年的财务报表中,电子业务收入几乎占集团总收入的一半。威科集团能取得这样的业绩,与其在数字出版领域成功的战略转型是分不开的。早在本世纪初,威科集团就确定了“优先发展成长几率和利润增长率高的定制解决方案类产品”的战略,促使威科集团由出版商向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角色的转变。

  励德·爱思唯尔也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传统纸质出版年均复合增长率是1.9%,电子出版则达到了17.4%,现在励德·爱思唯尔的内容66%以上是通过数字出版方式传输的。其数字在线出版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增至总收入的四成。2009年,Science Direct在线订阅率增长近20%,Scopus文摘和索引数据库的订阅量持续增加,医学参考书、临床诊断支持、护理和健康专业教育的在线销售持续增加。

  由于上述科技出版巨头在各自领域里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获得了产品定价权和进一步发展的主动权,包括数字出版业务的拓展。励德·爱思唯尔在全世界各地近年来频频提价,受到各国高校、研究机构的强烈批评,但励德·爱思唯尔置若罔闻,原因就在于它所提供的成果和资讯的不可替代性。

  面对数字出版潮流,我国科技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浪潮中面临哪些机遇与困难呢?机遇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巨大需求。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增长,年投入额达到4600多亿元。机遇之二是出版产业转企改制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当然,面临的困难也不小。首先是内容资源集聚度低,影响力不足。国外科技出版巨头励德·爱思唯尔集聚了2400多种刊物,斯普林格集聚了2200多种刊物,而我国科技期刊目前有4794种分布在近3000个出版单位中,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6种期刊,造成内容资源集聚度低,影响力不足。其次是科技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拓展不足。其三是科技出版的数字化经验不足。

  因此,我国科技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发展采取正确的策略尤为重要。

  首先要集聚优势科研专业成果,打造影响力。我国的科技出版企业借助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出版产业改革的利好形势,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集聚优势科研专业成果,打造影响力,是当务之急。在我国,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科学出版集团等,是规模稍大、影响力较强的科技出版企业,而这些企业如果能够抓住机遇,集聚优势科研专业成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则可能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先遣队。

  其次,还要掌握受众需求,走差异竞争之路。如人民军医出版社在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集群和数字平台的基础上,将其数字出版产品分为八个大类:跨媒体捆绑式数字图书、阅读卡、跨媒体医学电子书光盘、跨媒体复合医学出版物、掌上医学图书馆(即电子书手持阅读器)、手机健康网站、中华医学资源核心数据库、专业医学出版网站。通过掌握受众需求,细分受众市场,可以将同一种资源按照不同受众的需求以合适的方式传送,打造一种资源、多次开发的运营模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他的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卓众出版公司在差异化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最后,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的角色转换是当务之急。对于我国科技出版企业来说,首先要做好科技出版的优秀内容提供商,同时加紧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在内容提供上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后,着手进行内容服务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字出版经验、锻炼数字出版人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