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解读北京空气质量 我国监测PM10更科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3 07: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国标PM2.5是日均值而非一小时数据
10月份以来,浓雾接连袭京,北京的空气能见度变差,空气质量也受到影响。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数据更是掀起层层波澜,有人甚至怀疑北京的空气质量自奥运会之后下降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与美国康州环保局前任空气质量主管克瑞斯·杰姆和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主席凯瑟琳·维斯普恩两位美国专家近日发表的观点,可以帮助市民了解有关知识,解答一些主要问题。
美国使馆
市环保局数据
该信哪个?
王跃思:作为第三方监测机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从事独立的空气质量监测,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与北京市环保局监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从2003年以来,京津冀区域PM10的污染指数在下降,年均下降2%至3%,目前的年均值在120微克/立方米至130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PM2.5在PM10中占到60%至70%,据此推算,京津冀区域大气PM2.5大约是70微克/立方米至80微克/立方米。北京的情况比京津冀区域整体情况要好一些。
PM10之中包含粗粒子和细粒子,PM2.5是细粒子,位于PM2.5与PM10之间的颗粒物是粗粒子。根据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监测分析,北京的PM10年年都在下降,粗粒子下降得较快,但是PM2.5未下降,每年以3%到4%的比例上升。
我们的数据跟美国大使馆不一致。PM2.5目前没有国际标准,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不同气候下,人群对污染的承受力度不同,不能贸然拿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本地的污染程度。
PM10包含PM2.5。按照规律,PM2.5的小时浓度值应该低于PM10,但是我们发现,美国大使馆的PM2.5数值很多时候比北京的PM10的数值还高,这是不合理的。
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的是一个点,公布的是PM2.5和臭氧的小时浓度均值,而北京市环保局监测的是全市27个站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小时浓度均值和24小时浓度均值,公众直接看到的空气污染指数一般是由24小时浓度均值转化而来。监测的污染物对象不同,时段不同和地区不同,单纯地比较数值也是不科学的。
如何评价
美国使馆
监测数据?
美国驻华大使馆每隔一小时发布的数据意味着什么,符合美国国家标准吗?
克瑞斯:按照美国的标准,应该公布24小时浓度均值,测量24小时浓度均值对人体健康更有意义。
在美国,所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都是由州或者地区环保部门负责运行,《美国空气质量标准》对PM2.5是以24小时均值来考核的。
目前,美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里面,PM2.5和PM10同时监测,PM2.5站点有1028个、PM10站点有702个。站点数量、设定位置等都有具体要求,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监测子站的人口暴露情况、地区最高浓度、大的污染源影响、地区交通、背景浓度、环境质量对动植物影响等。
目前我们对美国大使馆监测站设置条件不清楚,对他们公布的数据不作评价。
凯瑟琳:即使做了这么多工作,公众也会怀疑政府数据,在美国“我为祖国测空气”的现象也存在。有些NGO组织就利用桶装气体数字计做实验,自己监测并与政府数据做对比。公众也会因此不停地质疑政府的数字。也有人自己监测了某地的空气质量,然后公布到微博(http://weibo.com)上说“it’s dangerous”(很危险)。
对于这种现象,美国的环保部门会找到当事人,问清楚他怎么测,看数据是否准确,同时看看政府的监测网络是否错过了一些峰值,或者这个测量点附近是否有确定的污染源,政府甚至会用移动空气站监测该点的数据。
从PM10
到PM2.5
美国如何过渡?
美国从监测PM10过渡到监测PM2.5经历了十年时间。美国1987年采用PM10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解决PM10问题之后,美国于1997年发布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为当时美国环保署(EPA)认识到解决PM10之后,应该更加关注PM2.5。
凯瑟琳:在美国一般是先定达标标准,然后再让各地建立监测站点,因为PM2.5的监测设备是很贵的,站点的更新也是逐步的。但有一点必须强调,PM10之中包含PM2.5。
在中国不同,中国目前是鼓励地方政府先监测各地PM2.5的情况,然后再出标准。美国政府要求90%以上污染源能够控制,标准出来之后,给每个州三年时间,让他们逐渐达到这个标准。
克瑞斯:美国监测站点中一般至少有一个浓度最大值或者一个空气质量很差的点;样本需要持续监测;PM2.5必须谨慎选择,不仅能反映附近地区的数据,也应该能够反映该城市其他同类型地段的数据。
王跃思:克瑞斯带来的一份文件显示了美国对PM2.5监测网络的最低要求。我国目前实施的仍是1996年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未将PM2.5纳入强制监测范围。我认为,中国目前推出PM2.5达标标准时机不太成熟,监测PM10更为科学。目前测PM2.5不适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PM10。
目前北京的治理措施比较严格,但PM10仍然超标20%。此外,PM2.5的标准在国际上不统一。如果中国标准值定得太高,容易引起争议,定低了很多地方都不达标,也容易引起公众恐慌。PM2.5的国家标准要有中国的独立依据,这些依据包括PM2.5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与气候及地理位置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关系,还得通过易感人群的测试。PM2.5是区域性污染问题,不是“单打独斗”能够解决的,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需要与周边省市合作,开展联防联控。
雾霾天
与PM2.5关系大吗
王跃思:确切地说,霾应该是与0.4至1.0微米(光学直径)之间的粒子数浓度有关,因为这个粒径段的细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最强。霾的本质是细粒子的消光现象,是以大气能见度来衡量的。当空气中0.4至1.0微米的粒子数目增多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形成霾。
凯瑟琳:其实在美国,秋冬季节也会出现逆温、有雾的天气,雾气导致污染物累积,形成污染,空气质量变糟。而且雾天的水分会夸大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情况。在加州一年之中有100多天空气质量有污染,当地会出现雾、污染、废物蒸汽等不同类型的天气,我们需要告诉公众,雾、污染和水汽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同时,我们有不同措施,比如遇到大的污染或者泄漏,我们会让大家待在家里,不要出门;有大的污染过程,会发布预告,并提醒公众不要开车、不要刷漆等,让大家减少产生污染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改善空气质量不是靠临时措施,需要严格执行法规,执行污染控制措施,要靠长期的、每天都执行的、大家都参与的措施。
■资料
美国PM2.5空气质量标准
美国1997年颁布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65微克/立方米。2006年,美国主动将PM2.5的日均值标准由65微克/立方米调整为35微克/立方米,年标准仍为原来的15微克/立方米。而在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空气质量准则》中,PM2.5年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为25微克/立方米。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