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有勘探企业蜂拥海外探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就在其他企业对海外矿山投资“望而却步”之时,国有勘探企业却显露了积极姿态。《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据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统计,中国企业目前已在67个国家拥有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而在从事海外矿业投资的企业中地勘单位占76家,占统计企业总数的58%。

  从多年前包袱沉重的“找矿队”到“矿业跨国公司”,对国内诸多勘探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华丽转身。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企业专注于较为成熟的矿山并购不同,这些勘探企业的海外着力点大多为初期阶段的勘查项目,其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对资源能源的刚性需求还有约15年的‘窗口期’,这将是地勘单位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长邵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事实也是如此。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各项政策鼓励下,国有勘探单位“走出去”步伐加快。资料显示,2010年10月,内蒙古地矿局直属地勘公司在蒙古国斥资795.5万元开展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同时期,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也开始在尼日利亚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合作勘查项目涉及金、铌、钽等多个金属矿种;今年初,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全资子公司与国中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向海外“探矿”征途;山东省地矿局已在10余个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勘查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并在10个国家取得矿业权171项。

  “其实这些火热的景象背后风险很大。”一位在澳大利亚从事海外矿业投资多年的资深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从矿业投资本身链条来看,风险最大的应该就是勘探环节,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时间长,且成功率也不高。此外,中国企业对海外环境、人文、政治等因素都不熟悉,大量资金投进去,项目勘探成功与否还是未知数;即使勘探顺利,生产和开采仍需很长时间,其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下转第二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