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朗"战"在波斯湾 就看美国怎么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8: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朗"战"在波斯湾就看美国怎么办

  

伊朗"战"在波斯湾就看美国怎么办

  美国F-35联合攻击机

  

伊朗"战"在波斯湾就看美国怎么办

  

伊朗"战"在波斯湾就看美国怎么办

  11月12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的美军内利斯空军基地,美军“雷鸟”飞行表演队做五机列队飞行。当日,主题为“航空国度”的航空展在美国内华达州的美军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航展免费向公众展示了包括B2隐形战略轰炸机,B-1B轰炸机,C-5大力神运输机以及MQ-9A收获者无人轰炸机等美军一线的飞行器。

  

伊朗"战"在波斯湾就看美国怎么办

  11月11日,代号“确山决胜——2011”的实兵对抗演练在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全面展开。济南军区出动2个师同场演练,首次以机动支援作战为背景全过程推演,突出战略预备力量使命任务准备。 图文均据新华社

  11月8日,备受瞩目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研究报告终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发布。报告称“可靠”迹象证明,至少在2010年以前,伊朗拥有发展核爆炸装置计划并进行了尝试,而有关“研制核武器”的活动现在很有可能仍在进行。在此之前,美国和以色列就频频放出狠话,称不惜动用武力,坚决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面对武力威胁,伊朗并不惧战。内贾德称,“伊朗拥有其他中东国家不具有的军事实力,现在能与以色列和西方抗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日警告道,对伊朗动武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将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俄罗斯总理普京日前也称,美国轴心若对伊朗动武俄罗斯将报复。

  为什么伊朗如此强硬?伊朗之战是否能打响?一触即发的局势中各国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力量如何?“战”在悬崖边的伊朗成为利比亚战场后最复杂的角力点。

  11月11日,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能否赢得中东”很大程度就是“对伊朗怎么办”的问题。

  ■局势

  美战机部署

  早已遍布波斯湾

  当前,伊朗核问题的几个“当事国”一直在忙于升级改造现有核武器和研制新型核武器,推进核武器的更新换代,加快提升常规远程打击能力。

  “俄罗斯特别强调必须拥有现代化核力量,要在核武器技术上与美国保持平衡。英法也在加紧对现有核武器进行现代化改造。英国为减小对美国的依赖,计划独立研制新一代核武器。法国也在秘密提升核威慑能力,增强核威慑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与此同时,美国在加强其海上作战能力。

  去年5月,美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和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发布《海军作战构想2010》并强调,美国海上武装力量首先应树立“将海洋作为机动空间”的指导思想,采用“全球分布部署按任务组建的海上部队”和“地区性集中可靠作战力量”相结合的兵力运用方式实施今后的海上行动。

  “机动能力是决定海军作战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要求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远距离机动,而且要求能够在海洋环境中通过机动来夺取对敌优势。美国希望充分发挥机动优势,成为不依赖当地港口和机场的海基力量。”李大光说。

  李大光认为,美国海上兵力的部署将继续强化其对亚太控制和威慑。各国核力量升级和海上作战力量强化将在波斯湾地区形成焦灼的态势。

  据他介绍,美国在波斯湾地区拥有多个军事基地,战机部署更是遍布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和迪戈加西亚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旦美军导弹准确落在伊朗重要设施上,伊朗国内安全甚至政权可能都会受到严重打击。

  “美国海上部队将继续在其利益至关重要的区域保持前沿存在,包括在西太平洋地区、地中海等区域,并根据需要在诸如波斯湾、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几内亚湾以及非洲之角之类的地区建立全球舰队基地。实现其所谓的‘保护美国的关键利益、保卫盟国、慑止并吓阻潜在对手’的目标。”李大光说。

   ■纵深

  若动武

  恐致伊斯兰与西方混战

  此前有西方媒体评论称,阻止伊朗成功实现该国核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制裁支持德黑兰的中国公司。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近期记者会上回应:无法理解这种评论的逻辑。

  “美国越是强调制裁,越是暴露其在伊朗核问题上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内贾德甚至多次声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而且在外贸中,伊朗用美元以外的硬通货来替换美元。”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其实针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许多国家并不买账。

  早在2007年lO月,普京就不顾美国的反对,坚持访问伊朗,与内贾德签署了向伊朗出售5O多台RD一33型飞机发动机的协议,并声明伊朗没有准备生产核武器,更在之后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不能将恐怖主义与某个民族、文化或是宗教混为一谈”。

  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也就在2007年,美军开始了一系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计划,其中包括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威慑伊朗。

  “当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做出回应,如果美国袭击伊朗或者因为核问题而惩罚伊朗,海湾地区的石油运输将被切断。这个损失美国背不起。”李大光说。

  而现在,外媒又开始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至。

  “在当今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冷战时期的时髦用语已很少被人提起。”李大光认为,美国之所以还没有下决心对伊朗动武,是他们对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同样充满了忧虑,特别是难以承受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军事动武这步险棋,终究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果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波斯湾的瓶颈布设大量水雷并部署炮艇,对油轮进行破坏,届时可能使国际原油价格在现在的高位上急剧攀升。另外,最让美国担心的还有,真正打起来将不再是简单的地区冲突,而是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的混战。”李大光表示。

  “伊朗可能利用其对所有什叶派穆斯林的影响力,鼓动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发起反美浪潮,同时利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发动攻击。这样,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和其他国家将会被卷入冲突,伊朗战争将可能演变成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旷日持久的混战,后果不堪设想。”李大光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伊朗实施核计划实际上是在发展核武器。

  2005年9月,IAEA指责伊朗违反《核不扩散协定》(NPT),以德法英为首的欧盟也指责伊朗违反了与欧盟签订的资源进行和安全保障条约义务。

  2006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拆除IAEA贴在内坦兹一座浓缩铀工厂的封条,伊朗核问题又爆发了新一轮危机。

  2007年3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使得伊朗所面临的国际压力进一步增大,其核计划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当年l0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其中伊朗国防部和军中精锐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主要制裁目标。

  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对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实行制裁这个话题从伊朗核问题成为核问题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断地被提及,而积极推动此事的美国也就这个问题做了大量说服工作:说服有关国家配合并参与制裁活动,对制裁的内容和时间进行精确计算,评估制裁可能带来的后果,特别是对石油价格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然而对伊朗来说,保存铀浓缩的能力和权利是其底线,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伊朗声称绝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将全力反击任何外来侵略,而对美欧而言,他们也不希望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两国进行核爆炸试验成为核国家的一幕在伊朗重演。因为印巴拥有核武器的事实使两国战略地位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握有更多讨价还价的筹码。”李大光说。

  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以一系列强硬的外交姿态和手段大大加剧了在核问题上与美欧的对峙,特别是重启封核技术研究计划可以看成是直接向华盛顿叫板。

  李大光认为,伊朗的强硬是因为从长远战略来看,它希望成为一个完全掌握核技术并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并将这一点与民族自豪感以及地区大国的标志相联系。

  “可以说,对伊朗而言,其核心利益是维护伊斯兰政权,而核技术涉及伊朗的国家安全、地区大国地位和国内的民意,指望伊朗放弃发展核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伊朗在拥核问题上也没有退路,只能在拥核的规模和透明度方面作策略性的让步。”李大光说。

  美以开始“调兵遣将”?

  打还是不打,这是当事国家的困惑,也是全世界想了解的问题。

  据了解,伊朗目前的武装力量主要由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

  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军事研究协会副会长刘明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一个国家有两支武装力量在世界各国很少见。今年以来伊朗的潜艇、水面舰艇及飞机向阿拉伯海拓展,扩大防御纵深,水面舰艇甚至通过红海到了地中海。依据目前的表态来看,伊朗是不惧战的。

  然而以色列军事力量不可小觑。据李大光介绍,2010年2月21日,一种新型无人机在以色列空军服役,该机的翼展为26米,与波音737客机不相上下,机身长15米,飞行高度可达1.2万米,续航时间能超过20小时,航程可以从以色列到包括伊朗在内的海湾地区。

  虽然以色列被外界认为拥有多达100枚核弹头的核攻击能力,能对伊朗进行空中打击并造成伤害,但刘明望认为以色列想通过军事行动摧毁伊朗核计划成功率不高。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教授也表示,伊朗领导人也放话,只要4枚伊朗的巡航导弹,就可以摧毁以色列,而且可以杀死100万以色列人,他说这话不是完全吹牛。伊朗经济实力、军事技术装备在中东是首屈一指的,其挨打后的反击能力不可忽视。

  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好“调兵遣将”了呢?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10月31日透露,美国目前在海湾地区共部署约4万名士兵,其中约2.3万人在科威特境内。

  美国媒体2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报道说,奥巴马政府正考虑从伊拉克撤军后将至少4000名士兵驻扎在科威特境内,以应对伊拉克可能出现的安全局势变化并防范伊朗的军事威胁。

  科威特国防大臣谢赫贾比尔6日说,美军今年底前从伊拉克全部撤军后不会将一部分军队转驻科威特,但科威特不会允许自己的领土被用作军事打击地区内任何一个国家的基地。眼下并不存在美国在科威特增加驻军的计划,因为两国在相关协议中已规定驻科美军的人数,科威特只是美军撤出伊拉克的中转站。

  李大光认为,对于伊朗核问题,美国的选择只有三个:谈判、制裁、战争。对伊朗制裁的升级或者是目前的部署,都是在外交解决和诉诸武力两种截然不同意见相持过程中的一种妥协方案,也可能是美国情急之下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之前的一种过渡。

  “遏制伊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一大重点,为终止伊朗的核计划而实施军事打击仍然是美国今后的一个重要选项。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短期内美国和伊朗的矛盾不至于失控,美国对伊朗发动某种程度军事打击的可能性极小。”李大光说。

  战争变数要看俄罗斯?

  伊朗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刘明望认为,变数在俄罗斯和其他反美国轴心军事联盟的国家,因为伊朗是俄罗斯的重要军火市场和地区盟友。

  “以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能力,在全球军事强国中俄罗斯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且俄罗斯空军是其武装力量中重点发展军种,这在其它国家武器规划和未来国防预算分配比例上都有所体现。”刘明望说,如果开战,空中轰炸将成为首选。

  空中武器装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装备,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新一代战机、无人机和大型飞艇得到较快发展。

  李大光表示,无人机已经开始从多用途的“侦察对地攻击型”向专用的“战斗型”进化,甚至有人预言攻击型无人机将全面取代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成为21世纪的“战场主角”。

  “俄罗斯此前就在进行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工作,预计将于2025年至2030年装备俄空军。这种轰炸机的作战及起飞技术性能将大大超过俄军现役远程轰炸机,装备空军后将取代它们。”李大光说。

  去年初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 PAK-FA首飞成功。此次飞行持续时间约为47分钟,据俄罗斯国内报道称“表现极佳”。

  “T-50 PAK-FA战机由俄罗斯与印度联合设计并开发,旨在与美制F-22‘猛禽’战机——世界上唯一的现役第五代战机,以及F-35‘闪电Ⅱ’战机相抗衡。这种新型飞机可持续以超音速长途飞行,同时攻击多个不同的目标。T-50 PAK-FA战机作为俄罗斯国防武器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研发当中。”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与此同时,伊朗的军事装备升级早就在进行之中,各种常规精确制导武器不断试射。去年2月3日,伊朗成功试射了该国自制的“探索者3”号卫星运载火箭,同时还向外界展示了3颗自制卫星和1台运载火箭发动机。

  开战是为兜售军火?

  刘明望认为,核武器研制只是引发“叫战”的导火索,在伊拉克被占领后,伊朗的石油资源是最根本的动因。另外,也不排除有国家想借开战转移经济萧条的国内矛盾并满足本国军事企业集团的利益,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美国军售总额已经连续三年超过300亿美元,2010财年的军售总额达到316亿美元。以色列政府在2010财年从美国采购的武器装备价值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武器出口国。美国急于推销F-35,亚洲已成F-35的最大市场。

  在历经了8年颇具政治色彩的评估和谈判之后,以色列政府官方正式宣布采购F-35战机。

  去年10月7日,以色列与美国正式签署协议,购买20架价值达27.5亿美元的F-35战机。合同总额是27.5亿美元,包括发动机、模拟器和一些零备件维修保养的服务,按实际销售战斗机的单价来看,大概是将近1亿美元。这批战机将在2015至2017年付运。

  “以色列最初是不想买F-35的,但美国甩给沙特一个60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沙特有了最新型的F-15,以色列马上坐不住了,于是下了F-35的订单。”在李大光看来,美国政府坚持向阿拉伯国家销售巨额军火,除了在地区制造伊朗威胁论之外,还导致海湾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科威特相互之间展开了军备竞赛。

  “中东一向是世界军火商最青睐、先进武器最集中的地方,是美国和俄罗斯不断进行‘肉搏’的另外一个军售大市场。美国主要向以色列以及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出售军火,而伊朗、叙利亚则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用户。”李大光说。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