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全力打造绚丽的“博物馆之城”风景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8:31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科教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和游客求知、游览和休憩的重要场所。“十一五”是昆明市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昆明建“博物馆之城”的开山之举。
昆明曾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作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许多遗存被无数的高楼所覆盖。截至2007年底,全市只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9座,其中民营博物馆2座,仅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10.5%。博物馆数量寥若星辰,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并不相符。
2008年8月,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 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用3到5年的时间建造100座博物馆,把昆明建成“博物馆之城”,使昆明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建“博物馆之城”成为“十一五”期间昆明市重大的文化战略。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昆明城市文化内涵,加快文化昆明建设,打造博物馆之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实施意见》,昆明于2010年出台了《昆明市博物馆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以上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昆明各行各业尤其是民间参与兴建博物馆的积极性。各具特色、大小不一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昆明破土而出。
2009年8月30日,市政府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博物馆之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即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利用昆明现有文物资源打造各类博物馆,规划新建科技、自然、艺术、民族生态、民俗等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改造提升现有国有或非国有博物馆,形成博物馆集群效应。合作首先在盘龙区建设西南联大纪念园及在官渡古镇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启动。
从2008年到2010年间,昆明博物馆总数已由19家发展到100余家,内容包括历史、艺术、文化名人、医药、自然、科技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博物馆序列的各种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绚丽的昆明,博物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0年,昆明“博物馆之城”完成第一步,百家博物馆基本成形。截至2010年底,昆明的博物馆总数已达104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1个,行业博物馆32个,民营博物馆31个。两年里,有85家博物馆拔地而起。建“博物馆之城”的文化战略,对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品质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0年,昆明市再次提出创建“博物馆名城”的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从博物馆之城到博物馆名城,仅一字之差,昆明倾心文化建设的决心和毅力可见一斑。如今,博物馆已成为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并逐步成为公众高端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场所,终生教育的第二课堂。
但是完成从博物馆“贫困区”到“博物馆之城”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把昆明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度高、国内影响力大的“博物馆名城”才是这座城市的美好愿景。最近出台的《昆明市建设博物馆名城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在博物馆发展道路上探索昆明模式。随着“博物馆名城”战略目标的实施和推进,这道绚丽而迷人的风景线还在高度、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