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圳锦绣中华"光棍节"胜景:民歌助长桃花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0:4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光棍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每一对情侣都有着相同的幸福,而每一个光棍却有着不同的孤独,光棍遇到百年一遇的巨型光棍节,将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在深圳,光棍节当天,为摆脱光棍的“恶名”的光棍们法宝尽出,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的少数民族“脱光”绝技——歌乐传情吸引了不少深圳白领参与。现在就随小编到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走一趟,回味光棍节“对情歌”的盛况。苗寨对歌传情

  

深圳锦绣中华"光棍节"胜景:民歌助长桃花运

  苗族有严格的族外婚姻制,同一宗族血统不能通婚,所以,苗寨的小伙子们一般都要到外寨的游方场上谈恋爱。每当节日来临或者农闲之时,夜幕降临之际,游方场上就会热闹起来,小伙子们相约而来,吹起口哨邀请姑娘出来对歌,在歌声中询问对方或者互诉爱慕。

  光棍节当天,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苗寨的芦笙表演中就加入了苗族男女对歌“脱光”的情节,看着苗族小伙子对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现场不少游客跃跃欲试,对自己的心上人倾诉衷肠。

  傣寨箫纺瑟瑟

  傣族的婚恋风俗是自由恋爱,只要你想,在丢包场、甘蔗地、茶园甚至赶集的路上都能找到谈恋爱的机会,而最有诗意的莫过于这样的串情人了:“月上柳梢头,人约竹子楼上”,小伙子吹着箫,徘徊于竹楼之下,用悠扬的箫声尽吐情愫。当姑娘为小伙子箫声所动,那么嗡嗡的纺车声便代表姑娘含羞的答允了,小伙子就可以坐在纺车旁的小凳子上与姑娘共披一个毯子了。

  这种别具风情的“箫纺”传情,对于已经习惯快餐式恋爱和闪婚的深圳都市白领们兴趣盎然,但游客们对于傣寨小伙子箫声的兴趣,显然没有对于傣寨姑娘们纺车的兴趣浓厚。

  壮寨山歌对唱

  论少数民族歌声传情,不能不说壮族的山歌“对唱”。光棍节当天,锦绣中华民俗村壮寨的老人们耐心地给游客解说壮族的“对唱”婚恋习俗。在每年的“三月三”,壮寨都会举行大型“歌圩”,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在对歌上放声高歌,寻找相同频率的人,这是壮寨姑娘们考察恋人的最佳方式。而通过对山歌考察后,姑娘会将绣球抛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若是两情相悦,小伙子就会在绣球上系上礼物,回抛给姑娘,两人就能双双离开“歌圩”。

  说到壮族的“歌圩”,大家都会想起“歌仙”刘三姐,相传她就是在对歌台上邂逅了她的爱人,顺利“脱光”的。听到这里,很多游客都恨不得赶紧露一嗓子,在现场对一对“频率”,考察自己的桃花运。

  歌乐在传统少数民族的婚俗上是不可缺少的元素,除了上面的几个少数民族,还有瑶族的敬酒歌、侗族的行歌坐夜等等,都是以歌传情、以乐递爱的。“光棍节”事关一天,“脱光”事关一声,想了解学习更多少数民族的婚俗歌谣增加爱情运的单身贵族们,不妨到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学习一下少数民族的“对歌”,增添桃花运!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