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超短期理财产品10月量价齐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3:55 来源: 新京报

  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逐步降温。盛世普益最新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71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512款个人理财产品,较9月减少263款。而往日的明星产品——超短期理财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

  盛世普益数据显示,10月份,1个月以下、6个月以上期限产品发行量占比均出现下跌,其中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比下跌幅度最大,下跌9.25%至26.92%,10月份其发行量为407款,环比9月减少了235款。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取代超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市场热点,10月份共发行608款,其发行量占比上涨9.22%,达40.21%,超过1个月期理财产品占比。另外,3个月至6个月期产品发行量占比也达到25.66%。

  不仅发行量下跌,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吸引力也在下降。10月份发行的627款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5%, 除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收益率出现下跌外,其余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1个月(含)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22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2%,较上月下跌0.12%。

  记者昨天从几家商业银行了解到,此前,在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最热之时,部分银行会在同一时间发行十几款理财产品,而目前,大多数银行在售产品却仅有四五款,7天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更是难觅踪影。

  本报记者 苏曼丽

  ■ 探因

  资金面宽松+监管给超短期产品降温

  超短期理财产品为何从香饽饽开始落寞?

  盛世普益银行理财产品研究员方瑞表示,10月份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使1个月以下期的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下跌,短期SHIBOR利率10月末较10月初下降,其中隔夜利率和1周利率分别下降了16.54基点和2.34基点,致使1个月以下期的人民币债券类产品收益微幅下降。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货币政策不宜转向只能微调,致使1个月以上期货币市场利率仍然处于较高位甚至出现小幅上涨。

  除了资金面宽松的原因外,银率网分析师还表示,银监会要求银行整改涉及高息揽储的产品,为了缓解银行存款压力的超短期产品量价齐跌,影响了投资期限小于一个月的理财产品整体预期收益率。

  今年以来,面对流动性紧张的格局,部分银行大量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配合揽储,而临近年末,银行资金紧张通常会加剧,超短期理财产品可能卷土重来。不过,银监会在上周就给银行打预防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临近年末将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苏曼丽)

  ■ 投资建议

  可重点配置中长期产品

  9月份CPI同比上涨6.1%。连续两个月CPI数据的回落,加息的可能性进一步走低。10月以来,银监会连续发文整顿银行业理财市场,涉及理财产品的开发、销售层面。与此同时,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在年内可能会出现平稳回落的趋势。

  银率网认为,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优势降低,投资者可以重点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如1—6个月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约为5%。(苏曼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