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消费“积分”换礼维权真是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7:32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 近年来,“积分换礼”作为商家一种营销方式,已遍布各个行业,并已形成特有的“积分经济”现象。商家为了有效扩大市场份额,推出各具特色消费积分回馈等优惠服务。对消费者而言,刷卡可以积分,而且积分还可以兑换礼品,无疑极具诱惑力;但商家对积分规则的制定,时常侵犯消费者权益,引发顾客不满。就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尴尬

  19万分兑的电器无人修

  上周,消费者付女士向汉阳工商部门投诉称,她是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的贵宾用户。今年6月,其民生银行信用卡已经消费了19万元,累计积分达19万分。她用全部积分兑换了一台伊莱克斯电热水壶。

  谁知用了不到3个月,电热水壶的电动开关就失灵了。付女士联系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热线95568反映,对方让付女士与伊莱克斯厂家联系。付女士与伊莱克斯厂家联系,却因电热水壶属于赠品没有发票而不能解决。付女士多次联系,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对于类似付女士积分换礼的投诉,今年以来,汉阳区消费者协会已接到40余起,其中投诉主要集中在银行信用卡积分、手机话费积分、商场及超市购物卡积分等领域,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大部分投诉均类似付女士一样,都因投诉对象不明确、投诉对象不在受理辖区及范围之内,以及缺少投诉票据等无法解决。

  症结

  兑换规则均是商家说了算

  据调查,当前“积分换礼”现象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规则商家定,霸王条款多。不少持卡人反映,刷卡积分后,难以兑换到如意礼品,对于贵重一点的礼品,商家往往加设多重门槛。如:大宗消费不算积分、设定领奖人数限额、多次刷卡只算一次、兑换礼品收手续费,以及限定刷卡时间、金额、次数等。

  二是兑换方式少,后续服务差。这在信用卡积分兑换中较常见。目前,大部分银行积分兑换礼品主要有三条途径:持卡人在指定网点现场兑换;向信用卡中心申请兑换;网上自助兑换。前一种方式以兑换实物小礼品为主,由于发卡银行指定的兑换网点较少,兑换有时间限制,极不方便;后两种方式通过银行发卡中心邮寄或由礼品供应商配送,从申请到礼品送达一般需两周甚至一个月时间,兑换时间过长。

  三是赠品不“三包”,遇事推责任。比如兑换礼品种类少,可供持卡人选择的余地小,礼品质量无保证。由于大部分礼品都是发卡商家事先采购好的,发卡商家理应对礼品的品质负责。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持卡消费者提出的退换请求,发卡商家则是能推则推。若持卡人投诉产品质量有问题,一般都会告知这是厂家赠品,不享受三包服务;如果消费者态度强硬,则让找厂家退换。几经反复,消费者身心俱疲,往往无奈放弃维权。

  四是宣传涉嫌欺诈,误导消费者。一些商家推出此类促销活动时,消费者往往未被明确告知相应的附加条件或限制条件,只是受到片面引导认为“积分越多越好”,造成消费者为获得积分而盲目消费。

  积分换礼亟待纳入《消法》

  由于积分消费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所以《消法》中对此无相关规定。这导致市场监管“无法可依”。同时,行业自律也未形成,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消费”。

  汉阳工商分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积分换礼”促销也应该纳入《消法》范围之内,进行相应规范和完善。同时,还需早日制定行业积分标准等。(本报记者解鸿震 通讯员徐涛、胡国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