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中国的崛起看做自身发展的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0:06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杨海云

  在国际社会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之际,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及系列峰会将于17日至1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近年来,东盟各国一直在加紧共同体建设,那么,东盟一体化建设、东盟与中日韩(10+3)以及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10+1)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什么挑战?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

  一体化面临怎样的挑战

  越南社会科学院教授杜进森:建设东盟共同体的过程面临世界经济波动、非传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挑战。东盟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积极应对挑战,落实《东盟宪章》中的各项决议,并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加强合作,保证东盟共同体如期建成。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教授钱德拉·穆扎法尔:迄今为止,建设东盟共同体的努力局限于政府、精英阶层、机构、团体等层面,缺少普通民众的自发推动,各国民众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此外,东盟国家的政治体制存在差异,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东盟的一体化仍需要更多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洪:从经济上说,东盟各国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要在2015年达到零关税和货物自由流通,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一体化目标困难比较大。在安全方面,东盟各国由于存在共同的外在压力,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一直先于经济合作。

  泰国政法大学教授吉滴·普拉瑟瓷克:东盟2015年实现一体化的最大障碍是各国缓慢的立法过程。东盟峰会达成协议后,各国必须根据协议内容调整本国法律,立法过程漫长。此外,由于缺少统一的监督机制,难以避免成员国将本国利益置于地区共同利益之上。

  合作机制成效如何

  印尼加札马达大学亚太研究所共同创办人斯里·阿迪宁西:东盟10+1、10+3合作极大增强了东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互补。中国是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东盟国家注重与中国在地区经济一体化领域的合作,这对于东盟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实现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吉滴·普拉瑟瓷克:未来东盟国家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机遇:一是中国的崛起,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已经从竞争为主转变为互利合作为主,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迅猛,超过预期。现在,东盟国家更多地把中国的崛起看做自身发展的机遇。中国发展对东盟意味什么

  钱德拉·穆扎法尔:总体而言,中国非常支持东盟,无论是整个东盟还是单个东盟成员国。东盟应该把中国视为一个积极因素,对东盟而言,中国的崛起是积极的。中国向东盟企业家提供投资机会,在多个东南亚国家大量投资,提供就业机会并推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

  赵洪: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在欧美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正努力改变增长方式,增加消费,扩大进口。对东盟国家来说,中国是可以替代欧美的市场,可以继续带动东盟增长。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学会执行理事强万纳里:东盟与中国双边关系在经济领域发展很快,但是在战略合作方面,由于仍然存在一些敏感的争议问题而进展缓慢。中国要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就应该推动和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杜进森:中国和东盟的政治互信在加强,双方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其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进一步密切。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行良好,对扩大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是一个机遇,它将带来参与者共赢的局面。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成果将进一步促进东盟和中国的全方位合作。

  缅甸工商总会副主席貌貌雷:中国与东盟可以做到互利共赢。中国市场大,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去争取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像打羽毛球一样,与强手交手才能提高竞技水平。与中国联系,与中国合作,自己也能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