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千家万户的温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9: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15日,北京正式开始供暖。北京市热力集团东华门热力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记录出水温度。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11月14日22时40分,北京。夜已深,再过1个多小时,北京市2011年冬季供暖即将全面启动。
在北京南三环东路辅路上,脚踏胶靴、身着橘黄色警示服的北京市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管网一所三班的4名工人,正按照各自分工紧张忙活着,他们将检查方庄干线15#小室内的辅件运行情况。
“小室”指的是地下管道间,一个个位于京城主干道或辅路上铸有“热”字井盖的下面。22时58分,班长栾为民用钩子钩住地面井盖上的一个孔,身体前倾,双手紧握钩把儿向斜上方用力,一下子把厚重的井盖拉开了。
翻开下一层防护箅子,井下一片漆黑,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只见向下攀扶的爬梯覆着泥水和锈迹。这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地下空间,距离地面约4米,闷热且潮湿。几条粗粗的主管线,最外层由厚厚的保温层包裹,远处则是延伸的管线和固定支架。“管道上标有红色箭头的代表供水,也就是从电厂过来的一次水,它将进入各个热力站。”栾为民作了简短说明。随后,他和生产组长周辛手持强光手电,开始检查管线的设备附件等关键部位,光柱顺着管线逐行慢慢扫过,在管线交会处反复查照。小室里,不时听到“哐咚、哐咚”的闷响声。“那是外面路上汽车轮子压过井盖的声音。”栾为民说,其实每个小室至少会有两个接地口,有时为了减小对路面交通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查时只开启一个,通风不够好。
工人们的汗水正顺着脸颊向下淌。一圈检查完毕,没有发现管道隐患。“还算幸运,这个小室基本上算干的。”周辛笑着说:“若是在更蒸一些的小室中作业,擦汗都擦不过来。”
位于方庄东路上的方庄东线3#小室便是如此。工作组赶到这里时,能明显看到从井盖孔隙中冒出的缕缕“白烟”。井盖拉开后,冲天的白雾更是直起升上。“有水了,先抽水。”栾为民果断下达命令。这次,他们携带的发电机、鼓风扇和抽水泵都派上了用场。“小室积水后对管线有腐蚀,所以先抽干水,然后下去检查。如果是管线跑水,则要上报信息,由公司统一安排及时维修。”
11月15日午夜0时20分,小室的积水渐渐抽干,组员们开始行动起来,栾为民又一次带头进入了小室……
(责任编辑:尹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