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暂停销售30天期以下理财产品 超短期理财产品灭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曹金玲

  “6天理财产品收益700元,我要变成银行短期理财粉丝了。”6月底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这样发言的白领施小姐,近期以来却几乎再找不到这样的“好事”。

  施小姐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现在不仅产品期限拉长,原先高达6%甚至7%的年化收益率也大幅下降,这让她开始退出银行理财产品领域。

  实际上,10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整改”效应正不断显现。

  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理财部门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这段时间以来,该行确实已经暂停销售30天期以下理财产品。“虽然没有看到正式政策文件,但确实理财产品期限都在30天以上,”他如是说,“当然,35天期和28天期产品实际上也没有实质区别。”

  “30天期以下理财产品暂停销售。”另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上海某支行行长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但他尚未确认这是鉴于“时点”问题,还是确有监管部门指令。

  近日有消息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态,要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广东部分银行已陆续在11月14日收到银监会通知,近期开始停止销售一个月以内理财产品。

  此前,大部分银行都会在月末和季末时,为吸收存款和贷存比达标而发行各类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9月底,银监会以一纸通知要求银行对超短期理财产品整改,而整治的矛头直指投向“资金池”模式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10月份以来,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已经出现量价齐跌。据盛世普益统计,10月份,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占比下降最大,达9.25%。同时,该类产品的发行量为407款,环比9月份减少235款。同时,1个月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22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22%,环比下跌0.12个百分点。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监管层的严格把关外,11月份以来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走低的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一年期央票利率继续下行,11月15日招标的520亿元一年期央票收益率大幅下降8.58个基点至3.4875%,这也是自8月中旬以来,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首次低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而反映市场“水紧”程度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昨天隔夜回购利率则继续维持3%以下报2.9250%,7天回购利率则报3.3450%。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