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运行总体保持良好平稳发展态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2:55 来源: 经济日报本报讯 10月底以来,本报派出3个调研组,对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的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地区中小企业运行总体保持良好平稳发展态势,但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4.9万家,实现总产值49.8万亿元,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全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规模较小、技术人才较少、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如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调查组在各地走访了54家中小企业,在企业车间、仓库、设计室等地勘察访问,查阅了相关报表与统计数字,与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行业和地方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工人调查访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地区中小企业总体没有出现大面积因资金链断裂或其他原因而停产歇业现象。
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表现得不一样。主要有:
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受央行加息和连续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明显减少,贷款审批周期拉长,贷款利率上升,新增贷款增速放缓,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普遍加大,融资成本普遍大幅上升。
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工人薪酬持续上涨,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租用土地和房屋的费用明显提高,再加上用电紧张和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导致亏损。
抗风险能力弱。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峻,这与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关系密切。比如2008年大批中小企业没有订单,各项成本费用处于历史相对低点;而目前是因为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走高且升值幅度难以预期,出口企业不敢接订单,特别是数额较大的中长期供货合同多数企业选择放弃。汇率提高使部分低端加工出口企业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丧失。
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粗放,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研发水平较低,没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在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据统计,我国中小工业企业的产品增值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用工难、用工贵,已经明显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壮大。外来务工人员人数下降,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最为紧缺,劳动力成本增加对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及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外来务工人员对工作环境要求提高,有的企业招到了工人也留不住。
针对上述问题,受访者普遍建议:有关部门应做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细化“国九条”的具体政策措施。建立有效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快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和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继续清理涉企收费项目,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限制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拖欠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款,挤占小企业资金,侵害小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