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昆明推进打造城市文化生态经济 昆明“草根音乐”受人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7:5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夕阳西下,翠湖一片宁静。当傍晚时分的启明星在天空越来越亮时,昆明街边的“草根文化”便开始泛起涟漪,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此时,他们追求梦想的航船又启程了。

  随着昆明市民自发组织的歌舞表演越来越多,草根文化逐渐风行。“草根”们的音乐“唱响”了昆明年轻一代的主旋律,将青年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迷茫展现给广大市民。记者21日晚在翠湖边,感受了一次来自“草根”的激情。

  两把旧吉他,两支老话筒,两张黄木凳,一摆,便成了草根族的舞台。舞台虽称“台”,却不分上下,表演者与欣赏者不时的尖叫声盖过了吉他的弹唱,这是云南财经大学中文系学生舒明和魏绍明自行组成的民间乐队,乐队名以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命名。每天,他们都按时来到翠湖,不会落下任何一场演出。表演打破了翠湖的寂静,拉近了钢筋水泥包裹下人们心与心的距离。

  “人生路是孤独的迷惑” ,“我们是一个木偶,当别人快乐丢下我”,舒明的歌词句句透露着草根阶层的迷失,舒明解释说:“迷失的不是目标,是该走的路,虽然我们是城市里的‘杂草’,但我们坚强乐观”。舒明的微笑似乎与他所创歌词略显不同,歌词中淡淡的忧伤轻抚翠湖的脸蛋,忧郁中渗入坚定信念的元素,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众多路人,牵动着听者的心灵,安抚着躁动的城市。

  对于欣赏者来说,草根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街头文化元素。“我来自农村,也是草根一份子,在省城打拼5年多。草根也有草根的文化,我喜欢画画,每天日暮我会到翠湖听草根一族的歌曲,并用廉价劣质的纸勾画草根的蓝图,诉说草根的故事,展示草根的文化。”黄昏时分,来自曲靖宣威的王进强背着“生命中的另一半”―――画夹,到翠湖边开始自己的草根创作。

  34岁的李师傅来自东北,租住在翠湖附近,他笑道:“他们唱的歌,很多我都会。虽不直接参与,但还是会跟着吼上两嗓子。”每天吃过晚饭,李师傅的活动就是来到翠湖边散步听歌,享受属于自己的“小资生活”,可谓是草根文化的忠实粉丝了。

  “一些人为了生活,在做自己不爱的工作,一些人为了利益,去当不愿当的人,草根一族们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付出,”魏绍明眼眸里闪耀着自己在“森林”中的“加州之梦”。

  云南中医学院泰国侨胞迪·杰西达邦·福尔迪表示,他来中国学医五年了,前几年都在广东,现在刚来昆明一年,初来乍到也没有多少朋友,有天下午到翠湖漫步,便被这里的音乐吸引了。于是自己也爱上了翠湖,爱上了春城,爱上了草根文化,他认为每首歌曲中都有个故事,聆听的不只是草根们的歌曲,更是他们的故事。

  街头文化是一种鲜活的城市文化生态,对增添城市活力有积极的作用。云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王老师认为,不管是实现梦想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还是经历种种失败的逐梦草根,亦或是一直走在追梦路途中迷途的草根们,有梦的草根才有杂草丛生的精神,才能扩大草根文化的感染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