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业生产决策勿再“秋后算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4:45 来源: 新京报

  ■ 对话官员

  我们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在生产决策时不能再“秋后算账”了。要在项目选择、生产决策时先算好账,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财务管理技能,所以就需要对农民朋友进行金融知识培训。 ——李海平

  鼓励涉农企业多方面融资

  新京报:针对涉农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李海平:涉农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涉农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市农委、财政局、金融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政府设立了政策性的农业担保公司,为涉农企业贷款提供征信服务;其次,全市成立了2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解决部分企业的融资问题;第三,对于发展基础较好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集合票据的方式从市场上直接融资,市财政对发行过程中的中介费用进行补贴;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鼓励涉农企业上市融资。

  新京报:今天前来参加比赛的农户,很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你怎么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

  李海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878个,合作社在册成员12.8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市场话语权、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市农委及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发布了一些具体的支持措施,其中一点是对合作社从银行贷款并按期还本付息的给予诚信奖励。

  新京报:对于农户而言,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对此农委有什么相关的扶持措施?

  李海平:农业生产离不开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这四个关键要素。对于技术而言,市农委正在推进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基本的政策目标是,从全市从事一产的农民中,按照每村一名的比例选拔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农民担任全科农技员,以便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经过过去两年的努力,已经选拔1006名农技员,对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帮助。全科农技员的报酬是由市财政全额负担的,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从劳动力这个角度来看,市农委以及相关部门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市农委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市妇联组织了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团市委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各个部门举办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就业创业技能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从比赛获得贷款不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对邮储银行举办的创富大赛有什么评价?

  李海平:邮储银行举办的创富大赛,给农户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天进入决赛的10名选手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是我们新型农民的代表。参加决赛的10个创富项目中,多数都是如何带领一方乡亲致富,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乡情。其中,平谷的张书兰带动、扶持20多户身有残疾的乡亲增收致富,令人钦佩。

  就这个大赛的效果而言,部分农民从邮储银行获得贷款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比赛,使我们的农民朋友得到了一次锻炼,如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做出生产决策,来向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以便获得贷款。

  我们有个俗语叫“秋后算账”,其原意是北方的农民春天播种,秋后收获。收获之后再算算这一年的收成。我们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在生产决策时不能再“秋后算账”了。要在项目选择、生产决策时先算好账,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财务管理技能,所以就需要对农民朋友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市农委以及相关部门正在做这个工作。

  贷款仅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农村金融发展目标还包括,让我们有贷款需求的农民朋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比较容易的贷到款,能够比较便捷的进行支付结算,能够利用政策性保险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拥有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知识。 本报记者 张轶骁

  (下转B07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