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媒:国际机构中应拥有更多中国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10: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文章,原题:在国际公共机构,中国的投票权将升至与其国力相匹配的水平

  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去年发生转变,中国一举超过欧洲大国。这被称为一个姗姗来迟的决定。中国的投票份额从2.77%升至4.42%,超过英法德。但从国际公共机构和多边组织(如联合国各机构)中方人员数量来看,中国的影响力仍远远落后。

  在国际机构中担任高层职位的中国公民较少,这有历史原因。但在今后10年,若干因素可能会带来变化。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这些知名人士,都有助于扩大这些机构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增加中国年轻人的择业兴趣。2007年沙祖康成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负责人后,联合国中国籍雇员数量开始显著增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中国人赴海外留学,催生了在语言和文化上具备担任国际机构重要职位的人才。但一些分析人士说,除非国际组织彻底改变结构,以反映当今(而非二战后)世界的权力格局,否则无法保证其全体成员(包括许多发展快速的国家,不仅仅是中国)的代表性。

  位于华盛顿的全球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贾亚·拉玛钱德朗说:“这些机构没有跟上世界的变化……尽管它们口号喊得响亮,说要改革投票权结构,但跟中国的巨大发展比起来,动作很小。”她的研究显示,在世行和IMF,中国平均每10亿美元GDP的投票权是25,而比利时为103。

  世行前发展政策部主任艾伦·盖尔布说,通常人们以为中国人不好接近、待人冷淡,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他说自己在世行曾跟几位中国人共事,“毫无疑问,中国员工跟来自欧美的一样优秀,他们非常聪明,绝不孤僻,一点也不害羞,他们跟其他人一样辩论、讨论。”他认为,今后10年申请进入国际机构的中国人会大幅增加,因为越来越多有海外经历的中国人希望开阔视野。

  去年一项报告显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理科目的得分超过其他几十个国家。这令专家吃惊,也引来不少国家妒羡。即便上海不代表整个中国,仍给西方敲响了警钟:中国人最终会在全球舞台上坐稳。(作者夏米拉·德维,邱峰译)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