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汇占款 “负增长”背后有无“正解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07:52 来源: 新华08网

  

  随着欧债二次冲击波的来袭,以及国内政策放松预期未能进一步落实,2307点以来的反弹折戟于2500点附近,股指收出四连阴,重新退守至2400点区域,“M”头形态也愈发明确。一时间,恐慌杀跌的氛围再度趋浓,不过,重回2400点的底部区域,过度悲观已不可取。尽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且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现负增长,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外汇占款的大降或意味着政策放松的时间窗口更加临近,预计在实质性放松政策未出台前,市场将在“压力”和“支撑”的夹板中继续展开“拉抽屉”行情。

  外汇占款大降倒逼政策放松

  10月外汇占款三年来首现负增长,负增长额达248.92亿元。表面上,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昨日沪综指盘中两度跌破2400点关口。但实际上10月外汇占款大降背后的意义,却非完全负面。

  虽然我们不能仅凭单月的数据去断定接下来热钱的流向,但在欧债风波短期难散、美元阶段性强势格局较为确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预计也难阻止全球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因而1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较小,短期资金面难免会重新趋紧,进而倒逼政策继续放松。

  众所周知,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三大途径: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占款及外汇占款。整体而言,央行年底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会较小,而年底前资金到期量极小,因而即便年底有财政存款投放,但资金面仍可能会维持偏紧的格局,从这个角度而言,为了应对年底准备金率缴款的需求并缓解资金面偏紧的状态,不排除下一步央行会采取下调存准率的举措。

  财政存款方面,尽管年底大概有1.5万亿的财政存款,但投放的时间点却是在12月下旬,其对接下来一个月的资金面影响较小。

  外汇占款方面,10月单月的净减少,说明资金已大幅流出,尽管11月份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但在欧债危机短期难解决的背景下,未来资金仍应延续趋势性下降的通道。首先,从目前OECD领先指标的下行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仍将持续疲软,不排除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现逆差的可能。其次,考虑到国内通胀下行以及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到2005年之前的低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已不大;退一步讲,单纯从欧债危机短期仍继续蔓延的宏观背景来看,美元仍将是避险资金阶段性的首选,美元阶段性走强的概率极大,预计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将是阶段性的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11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概率也较小,因而11月外汇占款即便不出现负增长,也难以迅速摆脱谷底运行的态势。另外,在M2下降至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反过来还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扩张。10月新增信贷额超预期回升至5868亿元,据此,市场对11、12月新增信贷投放额将超6000亿的预期十分强烈。事实上,10月贷款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10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有铁道部临时新增2000亿贷款的因素在内,而未来这一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再加上房地产调控依然未见松动,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已经在逐步下降,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可能并不会如市场预期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央行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依然很小。

  在外部流动性急剧收缩、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长有限的背景下,央行接下来的确有必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且主要着力点将在提高货币乘数上。需要指出的是,要缓解流动性的紧张局面,央行后续可能的动作包括增加国库现金招标规模、暂缓保证金存款补缴法定、停发一年期央票及下调存准或差别存准。本周一央行继续采取缩量发行一年期央票,这说明央行实施其他三方面举措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从增加货币乘数的角度考虑,年内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已进一步增大。

  逆市大涨“四连阴”难掩强势股成色

  上周三的62点长阴令A股风云突变,随后多方步步退却,市场重心逐级回落。截至21日,上证综指日K线已经收出“四连阴”,累计跌幅达到4.53%。

  市场的变脸缘于内外多重原因:政策微调预期逐步兑现使得反弹动能衰减,欧债危机风波再起导致恐慌情绪蔓延,经济持续下行令权重板块难以苏醒,监管层六大新举措剑指创业板风险,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现负增长重新引发流动性担忧。在此背景下,市场累积下跌逾百点。

  不过,在市场走弱的同时,依然有不少个股逆市逞强。统计显示,11月16日至11月21日,两市共有174只个股逆势上涨。其中,78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超过3%,38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超过5%,9只个股涨幅超过10%。涨幅居前的前五只个股为置信电气、中威电子、上海新梅、聚龙股份和佰利联,累计涨幅分别为35.33%、17.86%、13.29%、12.51%和11.93%。

  上述逆势领涨的个股所属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设备、化工和机械设备板块。其中,置信电气重组预期兑现,在停牌两个半月之后连续涨停,表现尤为瞩目;中威电子、聚龙股份、亿阳信通等信息类个股则受益于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出台预期;而吉林化纤、青岛碱业则分别受益纺织业“十二五”规划出台预期以及烧碱价格的上行。

  值得一提的是,大盘“四连阴”中累计涨幅前8名的个股(置信电气除外),均在10月24日至11月15日的上涨行情中积累了10%以上的涨幅,佰利联、动力源和哈尔斯的涨幅甚至达到20%以上。换句话说,这些个股近四个交易日的逆市领涨并非缘于“补涨”因素,这也充分显示出其强者恒强的气魄。在沪综指直面2400点支撑、市场人气迅速降温的背景下,依然有不少个股跑赢大盘,甚至不畏前期上涨继续录得较大涨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市场并未彻底转弱,投资者情绪仍较为稳定。

  喜忧参半震荡中等待政策转向

  昨日市场弱势盘整,沪综指和深成指盘中分别击穿2400点和10000点,尾盘均予收复。截至收盘,沪综指微跌,深成指勉强收红。两市成交较大幅萎缩至1000亿元左右,沪综指以495.1亿的成交,更创下2307点以来的地量水平。尽管地量未必现地价,但昨日的大幅缩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恐慌抛盘明显减少,这意味着市场经过持续回落之后杀跌动能已经大幅减弱。并且,昨日沪综指2400点的失而复得以及尾盘的“翘尾”走势也表明该整数关口具备一定支撑力度。

  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政策底”无疑封杀了市场大幅下挫的空间,年底“十二五”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将继续推进个股行情,而货币政策转向窗口的逐步临近也将令市场情绪不至于过度悲观。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再现波澜短期仍将在心理层面影响A股,经济的持续下行难以激发资金对权重股的信心,而大盘股发行、技术面破位、资金面再度趋紧等因素也将对市场构成压制。总体来看,短期恐慌情绪释放之后、货币政策转向之前,预计市场或在压力和支撑的夹板中继续走出“拉抽屉”行情。

  鉴于对市场震荡的总体判断,接下来选择板块和个股则成为关键。首先,“十二五”产业政策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仍将是市场首选,如纺织服装、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环保等板块。其次,临近年底,“吃饭喝酒逛商场”也将推升一波消费股的行情;2006年以来,食品饮料、餐饮旅游几乎均在年底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今年恐也不例外。再次,市场的持续下跌以及监管新政的推出也将令行业板块重新洗牌,前期鲜有资金问津的蓝筹股有望获得关注,如交通运输、纺织服装等板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